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充电桩已成为重要的公共基础设施。其质量是否安全、计费是否精准,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钱袋子”与生命安全。近日,武定县市场监管局在辖区内开展了一场针对电动汽车充电桩的专项监督检查行动,通过为充电桩进行全面“体检”,旨在筑牢安全防线,维护公平交易,让人民群众用上“放心桩”,实现“放心充”。
双线并重,检查内容“全链条”。本次行动呈现出“质量安全”与“计量准确”双线并重的突出特点,覆盖了从生产源头到运营使用的“全链条”环节。
在质量安全线上,执法人员化身“质检员”,深入各充电站运营场所,仔细核对充电桩铭牌信息。他们检查名称、型号、制造厂名、出厂编号是否清晰真实,是否规范标注了输入输出电压电流、生产标准及日期等关键参数。“这就像查看商品的‘身份证’,确保其来源正规、资质完备,是杜绝‘三无’产品和安全隐患的第一道关口。”一位现场执法人员解释道。
在计量准确线上,执法重点则转向了维护交易的公平性。检查围绕企业是否建立详实的管理台账、是否依法对充电桩这一强制检定器具申请检定展开。其核心目标是严厉查处未经检定、检定不合格或超过检定周期继续使用等违法行为,确保充电桩量值传递的准确可靠,防止“缺斤短两”,切实保护消费者的经济利益。
监管与服务融合,执法行动“有温度”。行动将监管执法与普法服务深度融合,体现了“执法为民”的温度。
检查过程中,执法人员同时担当起“普法员”的角色。积极向运营企业宣贯《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及充电桩强制检定的相关规定,耐心讲解法律法规要求。现场指导并督促企业通过国家强制检定工作计量器具业务管理系统公共服务平台进行充电桩备案和检定申请,为企业厘清责任、规范运营提供了明确路径。
“这种‘检查+指导’的模式非常及时,”一位充电站负责人表示,“执法人员不仅指出了问题,更告诉我们如何正确、高效地整改,帮助我们落实主体责任,避免了因不了解政策而导致的违法风险。”
成效显著,未来监管“常态化”。此次专项行动共检查充电站5个,充电桩110个,充电枪220支,实现了对辖区内充电设施的一次系统性摸排,为构建安全、诚信的充电消费环境打下了坚实基础。充电桩的监管并非“一阵风”。下一步,将把此项工作引向常态化、长效化。将持续开展监督检查,并依法严厉打击充电桩未检定使用、检定不合格使用、超过检定周期使用等违法行为,保持监管高压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