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政协武定县九届三次会议第156号提案的答复
许嘉芳委员:
非常感谢您对武定县教育教学质量的关心、关注。您在云南省武定县政协第九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提出的第156号“关于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提升我县教育教学质量”的提案已收悉,已交由我们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教学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从每一节课到整个教育教学管理都需要花费心血和精力,教育教学既是最需要讲求科学性的复杂活动,又是一份良心活计,所以质量的高低在于教师,关键在于管理。
教学质量的高低由多种因素造成,需要客观的看待。只要考试排名,必然有先后。全县广大教师的绝大部分都在兢兢业业的教书育人。部分优质生源流失,更多的是一些家长培养孩子的意识更加符合当今的潮流,让孩子享受更优质的教育。目前,我们的教学总体实力不是很高,面对困难和问题,我们将加强学校班子建设管理,打造一支能吃苦、懂教育、善管理的学校管理队伍,带领全县广大教师致力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强教师队伍的教育管理,打造一支师德好、学识高、有爱心、有能力的教师队伍,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加强教育科研与校本研究管理,在抓死教育教学管理常规的同时,向教育科研要质量,努力提高全体教师的教育教学管理水平,逐步提高我县的教育教学质量。
一、关于“进一步加强教师师德师风建设,让教师在教书育人上真正做到用心用情用力”的建议
教师的职业就是教书育人。古人认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要塑造具备优良品德的学生,自身就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要有渊博的学识和循循善诱的教育技能,还要有无私的奉献精神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才能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真正做到用心用情用力”。因此,武定县教育体育局一直把师德师风建设放在教育管理的重要位置,结合学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我们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学校管理的重要环节列入绩效考核、评先推优、履职晋级等与教师切身利益相关的管理过程,从来没有放松过对教师进行师德教育。但是,教师队伍的教育管理是一项艰难、复杂的过程活动,基于以下几个主客观原因,使我们的教师教育管理成效难以显现。
(一)教师队伍建设缺乏长效机制
1.教育系统的教学管理、教育管理、班子建设、教师队伍建设的方式方法连续性不够。
2.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师队伍建设机制,管理的科学性、实效性不够。
(二)教育系统点多面广,管理难度大。全县两千多的在职教师队伍,思想道德素质、文化修养、教育教学技能千差万别,要统一规范教师行为、全面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技能不是一日之功。
(三)社会期望值太高。由于现今家庭子女相对较少,社会和家长的期望值较高,部分家长自身素质不是很好,教师动辄被学生辱骂,家长威胁,对部分学生不敢管理,事实上已经沦为弱势群体。从事教书育人已没有了优越感和幸福感,难以焕发教师的工作激情。
(四)教师管理机制难以落实。从我县的情况来看,山区学校教师平均年龄小一些,工作积极性高一些;坝区、城区学校教师年龄大一些,学生的管理难度大一些,部分教师的工作热情要差一些。况且,教师流动形式也只能是山区向坝区、城区流动,没有坝区、城区向山区流动的惯例,使得部分教师有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思想,吃老本的思想在部分教师身上也存在。这种局面,学校班子无奈,教育主管部门也无从下手,这需要汇聚全县有识之士的智慧,制定切实可行、操作性强的相关管理机制进行规范才可能有实效。
二、关于“建立完善教育教学质量考核奖惩办法,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的建议
教育体育局在系统管理过程中建立了学校教育教学管理考核相关制度,每学年末都有考核评价。对学校的考核评价等次直接与教师获得教育教学成果奖,履职晋级、评先推优名额、校务班子任免等挂钩,相关制度不仅有,而且较为完善。
教育体育局要求全县各级各类学校根据因地制宜、因人管理的原则,建立完善学校管理规章制度,一校一策,对规范教师队伍的教育教学行为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教师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绩效工资的分配、评先推优的获得、履职考核的优劣、职务晋升的福利等,对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积极性的调动有激励机制。
三、关于“加强对教育工作深入调研,综合施策,非常之事用非常之举,全力提高我县教育水平”的建议
这个建议提得非常之精准!政府办学,教师教学,只要是质量落后于人,就一定存在各方面的原因。前面说过,教育教学管理是极具科学性的系统的、复杂的一项工程,如果全县人民特别是社会有识之士关心、爱护教育,全策全力出主意、想办法,肯定能使我县的教育教学质量逐步得到提高。现在的情况是,有些人对教育漠不关心、甚至冷眼相看、埋怨、挖苦、讽刺,对如何办好我县的教育又不肯提出一些切实有效的意见建议,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是不可取的!
教育体育局是教育教学管理的直接责任部门,我们非常赞同“非常之事用非常之举”的提法。从逐步提高全县教育教学质量的愿望出发,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从顶层设计开始逐步解决问题。
(一)加强全县教育教学现状原因调查。我县的教育教学现状是总体成绩偏低,我们将对全县的学校管理进行调查、分析、研究,找准存在问题,制定有操作性的一些管理办法,对症下药,使整个系统的管理水平得到逐步提高。
(二)加强教师队伍思想建设。我们会采取措施,加强思想教育,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的思想素质,打造一支热爱教育、乐于奉献、善于育人、精于业务的教师队伍;激发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使广大教师热爱本职工作,热爱学生;大力开展校本教研,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技能,切实提高我县的教育教学水平。
(三)加强教育科研和校本研究。我们将教育广大教师,加强教育教学精细化管理,进一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向课堂要质量;进一步提高管理能力,向管理要质量;加强教育科研和校本研究,向科研要质量。从小事做起,打牢基础、培养能力、全面提高师生素养,全面提升教育行政管理、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管理水平,既而逐步提高我县的教育教学质量。
总之,我们会尽力做好能做之事,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贡献力量。
2019年8月2日
上一条:对政协武定县九届三次会议第124号提案的答复 |
下一条:对政协武定县九届三次会议第166号提案的答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