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楚雄州“四个一”改革工作部署要求,插甸镇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整合内部审批、服务资源,推进“一颗印章管审批”改革,实现由“多颗印章”向“一颗印章”转变,推动与基层群众密切相关的事项集中在便民服务中心直接办理。从2023年12月份实施以来,插甸镇使用“一颗印章”办理政务服务事项136件,切实做到“只进一扇门”“一站式”服务,“一窗式”办理,不断提升基层为民服务便利度。
整合审批服务场所,推行“一门服务”。规范服务场所建设,将社会事务办(行政审批办公室)、政务服务中心(社会保障和为民服务中心)集中到便民服务中心办公,统一履行行政审批、服务职能,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环境,切实提升审批服务水平,让群众只进一道门,能办所有事,全面提升办事群众的满意度、获得感。
集中审批服务事项,推行“一章审批”。将乡镇的审批事项以及公共服务事项统一纳入镇便民服务中心集中受理、办理,公布《武定县插甸镇便民服务中心政务服务标准事项目录清单》,制定《武定县插甸镇“一颗印章管审批(服务)”管理制度》,明确、规范用章范围。加强整合,实现所有在镇便民服务中心办理的业务都统一加盖“插甸镇人民政府行政审批(服务)专用章”,实现“一颗印章管审批(服务)”,有效解决群众办事往返跑、多头跑的难题。编制标准化办事指南、办事流程图、受理审查要点、申请表单和常见问题清单,让群众一图读懂“在哪里办、要怎么办”。
整合审批服务力量,推行“一窗受理”。整合窗口、整合业务、整合资源,将镇便民服务中心医疗卫生、人社医保业务、自然资源业务、退役军人业务服务、计划生育服务、养老保险服务、社会事务、农业农村领域等8个单一的业务窗口优化升级为3个“综合业务窗口”,把农村村民宅基地审批、乡村建设规划许可等153项政务服务事项纳入综合业务窗口“一窗进出”,实行“前台+后台”快捷办公模式,统一履行行政审批、服务职能,公布《无差别综合业务窗口事项清单》,制定《武定县插甸镇便民服务中心与各职能站所“审管分离”工作制度》,建立健全行政审批与监管相互协调的运行机制,切实加强插甸镇便民服务中心(统称:前台)与各职能站所(统称:后台)配合,充分发挥前台综合接件,后台分类审批,推动数据共享、业务融合。坚持因地制宜,拓展服务窗口,在镇便民服务中心增设插甸村委会综合业务窗口,无差别受理插甸村委会便民服务事项,进一步整合群众办事渠道,群众办事更便利。同步在辖区12个行政村规范设置“综合业务窗口”,实现镇村两级便民服务“一窗受理”全覆盖。
建立健全机制,推行“一岗多能”。一是确定专人明职责。镇便民服务中心配备3名专职人员,无差别受理政务服务事项,变“专窗办事”为“一窗通办”,有效化解窗口忙闲不均、群众办事来回跑等问题;村级便民服务站明确村级代办员为专职人员,无差别受理综合业务窗口服务事项。镇村两级落实“上门办”“帮代办”“预约办”“定点办”工作机制,提供“政务服务+两险、移动通信、快递包裹代收寄”1+3服务,最大限度满足广大人民群众需求,真正实现镇村业务“一站办”,促进便民服务“零距离”。二是强化培训提素质。实行周学习、月培训制度,以窗口实操为主、集中培训为辅,将培训课直接搬进窗口,通过培训、专项指导、业务互学、窗口实操等方式,帮助窗口工作人员快速掌握事项材料收件要素、材料审核要点、法律法规相关条款等,让综合窗口工作人员从“专一”变为“全能”。三是强化考核提质效。制定《插甸镇无差别综合窗口工作人员考核办法》,重点围绕工作效率、工作纪律、办件规范、服务规范、安全卫生五个方面进行考核,倒逼工作人员不断提升自身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确保事项在基层好办、快办、办好,让群众感受到满满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畅通服务渠道,推行“一体推进”。一是加快实现数字赋能。探索“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强化“数治插甸”应用,24小时全天候在线,推进政务服务智慧化、高效化,拓展实体大厅的服务时间和范围,整合宅基地审批、低保申请、临时救济、计生证明、纠纷调解、网上信访等10项高频服务事项,全面推行电子签章和电子印章线上运用,数字赋能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截至目前,“数治插甸”办事服务平台共办理政务服务事项87件,矛盾纠纷3件,网格事项28件,提升了基层治理效能。二是统一镇村代办流程。建立健全综合业务窗口“问事、受理、代办、回复、建档”代办机制,为村组提供养老保险验证、医保缴费、高龄津贴认证等与民生密切相关的便民服务。针对残疾人、老年人以及有困难的群众上门开展“保姆式”帮代办,让群众“零跑路”办成事。三是建立健全沟通协调机制。建立健全乡镇政务服务机构“一对多、多对一”的工作机制,畅通上级行业主管部门与基层政务服务机构的联系渠道,及时协调解决审批服务过程中产生的困难、问题,确保上下协同,同级联动更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