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纵深推进“平安县域”建设,武定县公安局聚焦“防风险、保安全、护民生”目标,以巡防一体化为抓手,整合局机关值班组、特巡警大队、狮山派出所等力量,联动城管、消防等相关部门,构建“统筹指挥 + 专业主导 + 多元协同 + 智慧支撑”的全域巡防体系,有效提升街面见警率与处置效率,让群众的安全感在家门口升级,为辖区平安稳定夯实基础。
整合多元力量
打破防控“单打独斗”格局
面对城区巡逻任务需求与警力配置的平衡难题,武定县公安局建立“局机关值班组 + 特巡警大队 + 狮山派出所 + 义警”四级联动机制,局机关值班组承担统筹调度与应急支援职能,遇重大警情或跨区域支援需求,第一时间协调警力分配;特巡警大队发挥“机动快反”优势,负责县域主干道、商圈等核心区域巡逻与应急处突,节假日联合值班组组建应急专班跨区支援;狮山派出所按“划片定岗”,将警力下沉至学校周边、出租房、宾馆酒店、KTV等“最后一公里”,与特巡警形成“主次互补”格局。
另一方面,通过组建义警队伍,明确义警队伍责任区域为小区内部、重点单位内部及周边、周边商铺,遇节假日、恶劣天气,分组分工协助开展派出所开展巡逻、人流疏导、物资传递等工作,填补警力缺口。
优化时段管控
实现风险“精准靶向”防控
依托巡防一体化,推行“分时段、分区域”差异化巡逻防控机制,高峰时段聚焦学校门口、商圈出入口、交通枢纽等人员密集区域,设置临时值守岗,重点开展交通疏导、秩序维护,防范人员拥挤引发的纠纷与安全隐患;平峰时段,特巡警大队和狮山所按网格划分开展动态巡逻;夜间时段,针对夜市、老旧小区、背街小巷等风险高发区域,抽调狮山派出所、局机关警力开展每周一夜查,组成巡逻小分队开展重点清查,防范打击盗窃、酒后滋事等违法犯罪行为,切实降低夜间安全风险,让群众夜间出行更安心。
下半年以来,狮山派出所针对警情种类、警情多发时段、社区走访情况等进行分析研判,对罗婺彝寨、网红街等人员密集、治安状况复杂的区域,调整警力部署实行“5+2”、“白+黑”巡逻模式,安排警力开展每日巡逻,夜间轮班巡逻至凌晨2时,巡逻组及时发现安全隐患,有力震慑各类违法犯罪行为,有效净化城区社会治安稳定。
细化网格管理
构建处置“闭环高效”体系
为确保巡逻无死角、问题不遗漏,狮山派出所结合城区地理布局,科学划分巡逻网格,绘制网格责任图,明确各网格的巡逻路线、管控重点与责任人员,实现“一格一队伍、遇事有人管、重点时段有人巡”。同时,建立“巡逻-反馈-处置”闭环机制,开通专属工作沟通渠道,巡逻人员发现隐患或线索后,可实时上传信息,接处警民警第一时间响应处置,能当场解决的立即处理,需多部门协同的及时联动对接,有效避免“问题搁置、线索延误”,大幅提升巡逻发现问题的处置效率,推动巡逻防控从“全覆盖”向“高质量”转变。
通过巡防一体化,武定辖区实现“三降两升”:街面案件下降35%、场所案件下降28%、纠纷下降 22%,群众满意度达98.6%、处置效率提升 40%。辖区群众安全感与满意度持续增强,街面违法犯罪案件、行业场所违法犯罪案件、各类纠纷警情均呈下降趋势,有效守护了城区平安秩序。
下一步,武定警方将继续优化创新巡逻防控机制,一是融入智慧警务手段,结合数据研判动态调整巡逻路线,提升防控精准度;二是加强民间义警队伍培训,提升隐患识别与应急处置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