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省审计系统开展“科学规范提升年”以来,武定县审计局“五个举措”打造担当作为的实干机关取得成效。
服务大局,当好精准施策“参谋部”。紧盯重大政策落实、重大项目建设和重点民生资金等关键领域,切实发挥“经济体检”作用。目前共实施审计项目14个,提出审计建议26条,推动被审计单位建立健全规章制度6项,移送问题线索9条,上报工作专报12篇。开展审计整改“回头看”3次,发出《审计整改督办函》6份。
能力淬炼,打造业务精湛“尖刀连”。聚焦“能查、能说、能写”核心能力提升,一体化推进干部队伍专业化建设,有针对性地组织审计人员参加上级举办的财政金融等专题培训累计达27人次,举办“审计讲堂”6期,开展案例研讨、业务学习9次,着力培养既懂审计又熟悉相关领域政策的复合型人才。
弘扬匠心,培育精益求精“审计观”。以“队伍精、业务精、出精品”为目标,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实施“审计实务导师制”,引导党员干部特别是班子成员带头争创优秀项目,以“工匠标准”打造审计精品,以“工匠精神”塑造审计形象。有2个审计项目被编入州级《审计案例选编》,1个审计项目获州级优秀审计项目。
机制创新,树立实干争先“风向标”。为破解“干与不干一个样”的难题,积极探索实施“345”平时办法。通过“三亮三定”明确“考什么”,“四维评议”明确“怎么考”,与评优评先、职级晋升等“五个挂钩”明确“怎么考核用”,树立了“重实干、重实绩、重担当”的鲜明导向,极大激发了干部队伍的干事创业热情,1名优秀年轻干部被提拔为班子副职。
科技赋能,锻造数据作战“特种兵”。主动顺应大数据时代对审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聚焦科技赋能审计实践。积极探索人工智能在审计领域的应用场景,加大大数据审计技术的应用深度和广度,有8名优秀审计干部到西安交通大学和云南财经大学等参加素质能力培训,着力提升运用信息化技术“查真相、说实话、报实情”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