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认真落实新时代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要求,武定县公安局积极探索“公安主导、保安辅助、物业协同”的联勤联动机制,推动形成“信息互通、应急联动、智能防控、服务前置”的“警保物” 融合共治主防新路径,用 “三张网” 下活治安治理 “一盘棋”。今年以来,全县接报刑事警情、治安警情同比分别下降33.72%、25.49%;受理刑事案件、行政案件同比分别下降26.15%、16.53%。
公安+物业
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米”
公安机关与物业企业建立“信息共享、纠纷联调、风险共防”机制,推动社会治理重心下移、资源下沉。
信息线索互通
依托物业前台、巡逻岗、客服中心等点位,建立“平安信息点”,实时收集社情民意、风险隐患,形成“物业发现—公安研判—联动处置”闭环。机制运行以来,物业企业累计向公安机关提供各类有效线索260余条,成功预防各类案事件。今年以来,联合成功调解各类矛盾纠纷40余起,纠纷类警情同比下降35%。
联合培训督导
公安机关定期组织物业负责人开展法治培训、安防实训,提升物业队伍法律意识和应急能力,筑牢小区第一道防线。
公安+保安:
打造最小应急单元“尖兵力量”
保安队伍作为“群防群治生力军”,县公安局推动其从“看门守院”向“应急处突”转型,构建“训练有素、反应迅速、协同有力”的最小应急单元体系。每季度组织保安员开展盾棍叉使用、战术配合、急救技能等实战训练,提升单兵作战与团队协作能力。
通过系统性培训,武定县代表队在2025年全州保安员最小应急单元技能比武中,从12支队伍中脱颖而出,荣获团体综合成绩第三名,并揽获多项个人佳绩。
今年以来,保安队伍联动参与处置各类突发情况80余起,协同完成大型活动安保任务25场,成为社会面防控不可或缺的辅助力量。
智能安防+三无小区改造:
构建“智慧平安共同体”
以科技赋能、共建共治为导向,推动保安、物业与公安共建“智能安防体系”,助力“三无小区”变身“智慧安防小区”。
(一)人工智能赋能安防平台
在全县部分单位、小区、场所布设300余路智能摄像头及AI门禁系统,实现“无人值守、智能托管”。保安公司指挥中心24小时视频巡防,AI自动识别,发现可疑情况实时语音警示、联动派出所。近日,某智能安防小区AI平台发现一名可疑人员在车库区域徘徊并试图拉开车门。平台值班人员当即通过摄像头进行远程语音警告,同时将情况实时推送至辖区派出所,民警迅速出警,避免了案事件的发生。
(二)“三无小区”改造升级
武定某小区“旧貌换新颜”。原为典型“三无”老旧小区,车位紧张、技防缺失、隐患突出。通过“公安牵头+保安入驻+物业升级”模式,新增智能门禁、视频监控、车辆识别系统,视频监控巡逻队,实现人防、物防、技防“三提升”。目前已推动多个类似小区完成改造,居民安全感显著提升。
通过公安、保安、物业“三联共治”机制的深化推进,武定县社会治安面貌实现“可防性案件发案率下降、涉物业纠纷警情下降、小区安全隐患下降;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上升、应急响应效率上升、综合治理参与度上升“的三降三升。
下一步,武定公安将继续推动“最小应急单元”建设全覆盖,深化“AI+安防”场景应用,拓展“医保联动”“校保联动”等融合服务,真正实现“主防有力度、服务有温度、平安有保障”的现代警务治理新格局,为全县高质量发展和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筑牢坚实安全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