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部门动态

武定县:四项举措激活“家门口就业”新动能

日期:2025年11月11日   作者:许嘉芬   来源:武定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点击:[]

近年来,武定县聚焦群众“就近就业、稳定增收”核心需求,以“家门口的务工车间”建设为抓手,通过压实责任、强化培训、精准招商、优化服务四项关键举措,持续激活县域就业潜力,让越来越多农村劳动力实现“挣钱顾家两不误”。截至目前,全县已建成“家门口的务工车间”40个,提供就业岗位2510个。

压实责任筑根基,提升车间建设“硬实力”。武定县将“家门口的务工车间”建设作为重点工作,建立“县级统筹、乡镇主责、村社落实”三级责任体系,通过每月调度、季度通报、年度考评,层层传导工作压力,确保各项任务落地见效。同时,围绕动态监测、资产盘活、企业招引、稳企稳岗、政策扶持、成效评估、工作调度7个关键环节,细化出台23项具体工作措施,实现务工车间从规划建设到运营管理的全流程规范化、标准化。

精准培训强技能,锻造就业增收“金钥匙”。紧扣务工车间用工需求与县域产业发展方向,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构建“订单+定岗+定向”三维培训模式,推动技能培训与岗位需求精准对接。一方面,引导15家用工企业与云南武定乡村振兴学院深度合作,共建实训实习基地8个,围绕电子产品加工等车间主导产业,目前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3034人次,其中85%以上学员通过考核后直接入职合作企业,实现“培训即就业”;另一方面,聚焦现代农业、绿色钛、文旅康养等县域重点产业,针对农村劳动力开展职业技能专项培训,全年计划完成培训1100人次,目前已组织2777人开展家政服务、畜禽养殖、电子商务等培训,完成率达252.45%。此外,还依托乡镇实训基地等渠道,以生产型、经营型人才和致富带头人为重点,每年组织青年农民、留守人员、种植养殖大户等开展实用技能培训,带动300余户家庭通过技能提升实现增收。

因地制宜招小商,挖掘就业扩容“新空间”。立足县域资源、区位、产业优势,就业中心创新“盘活资产+招引小商”模式,精准布局劳动密集型产业,为特殊群体开拓就近就业渠道。针对辖区闲置帮扶资产,采取“一企一策、一厂房一策、一车间一策、一项目一策”的个性化招商策略,重点招引农产品加工、手工艺品制作、小型电子元件组装等投资小、见效快、用工多的“小商小企”。目前,已通过盘活农产品分拣中心、仓储设施等闲置资产,成功招引15家小微企业入驻,建成务工车间15个,提供就业岗位1050个,吸纳脱贫劳动力205人就业。这些车间优先吸纳老人、留守妇女、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就业,提供就近就便、灵活弹性的就业岗位,累计带动200余名留守妇女、50余名残疾人实现家门口就业,人均月增收2000至3000元,真正让“小车间”发挥“大作用”。

优化服务优环境,释放政策扶持“强效能”。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精准落实各项帮扶政策,让政策红利直达企业和群众。针对入驻务工车间的企业及返乡创业主体,推出“政策礼包”:对适合分散加工的初级产品生产车间建在乡镇和农村,吸纳脱贫劳动力5人以上、稳定就业1个月以上的,按政策给予一次性吸纳就业奖补资金。此外,大力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作风,组织人社干部深入45家经营主体、200余户就业家庭开展政策宣传和“点对点”服务,累计解决企业用工、政策申报等问题60余个,真正把政策送到“家门口”,把服务做到群众“心坎上”。让更多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以就业稳促增收稳、民心稳,为武定县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民生保障。

上一条:以练筑防 护航安全 武定县成功举办出租车行业消防应急演练
下一条:武定县:“三举措”让就业政策走进群众生活圈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