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武定县积极响应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号召,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着力精减公共资源交易环节、简化交易流程、提升服务效能,巧用“加减乘除”法打造优质、高效的公共资源交易营商环境。

坚持在交易行为上做“加法”,场内管理得到新提升。坚持以“规范、高效”为引领,持续巩固工程建设项目远程异地评标工位全省“大循环”成果,多措并举保障“评标专家+远程异地评标+硬性物理隔离”方式,今年以来客场服务53场次,实现零差评。严格落实评标区封闭管理、规范评标区域场所和设施服务流程,加强全过程跟踪服务,今年以来共组织交易项目82个交易额123231.99万元,实现零失误。坚决从严管控专家信息,今年以来共抽取专家98人次,实现零差错。与四川省攀枝花市开展深度合作对接,圆满完成首个跨省远程异地项目评审工作,成功开启武定县公共资源要素跨省优化配置、持续优化营商新篇章。
坚持在交易流程上做“减法”,助企纾困取得新进展。聚集“降成本、促减负”切实激发市场活力。缩短办事时限,减少办事环节,变“企业跑”为“数据跑”,交易效率提升86.7%。加强招标代理机构及从业人员动态监管,对代理服务质量、招标文件编制、业务水平、职业规范等方面进行评价,今年以来对82家次代理机构进行评价,评价率100%。持续巩固推动保险保函在招标投标领域全面应用,变“线下现金保证”为“线上电子保函”,降低招标投标交易成本,加大政府投资项目投标保证金减免力度,鼓励招标人对于无失信记录的投标人免于收取投标保证金,今年以来全县使用电子投标保证金保险保函167笔,释放、盘活投标企业原需交付的保证金2217.96万元。
坚持在见证服务上做“乘法”,智慧交易迈上新台阶。坚持数字赋能,推进公共资源交易全流程电子化水平,集中在线进行解密、身份确认、澄清答疑、异议提出和答复、结果公布等,进一步节省投标企业时间成本,今年以来在线发送中标通知书和网上签订合同各31个,共发布招标计划和招标文件预公示各33条,200多家市场主体平等参与招标投标的权利得到充分保障。主动作为,在全州乃至全省较早启用云南省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上线的“好差评”评价体系,不断增强市场主体的参与度、满意度和获得感。
坚持在门槛设置上做“除法”,公平竞争开创新局面。强化协同管理,筑牢阳光交易“防火墙”。通过对招标文件审核,提醒招标人或招标代理机构修改存在的不合理限制和隐性壁垒,为各类市场主体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以联席会议制度为抓手,健全完善制度标准规范,加快推进智慧监管,严厉打击招标投标市场违法活动,进一步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法治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共核实、比对党的十八大以来进场交易的719个项目信息。
下一步,武定县将继续围绕“加减乘除”工作法,紧扣“透明”与“服务”核心,持续优化全县公共资源交易领域营商环境,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晾晒流程、以更加创新的思维打磨服务、以更加务实的举措提升效能,让见证服务更闪亮、让阳光交易更闪耀,助推武定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