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五年过渡期间,武定县紧紧围绕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以“义务教育有保障”为重点,通过“三坚持三提升”策略,持续推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教育动能。

坚持底线思维,提升义务教育保障水平。武定县严格落实控辍保学“双线四级”责任,精准实施学生资助政策,确保适龄儿童少年“应入尽入、应助尽助”。2021年以来,累计发放各类学生生活补助8141.88万元,惠及学生137731人次;免除学杂费、科书费覆盖义务教育及高中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月均受益学生22918人次。同时,投入教育项目建设资金2.08亿元,持续改善办学条件,并投入337.5万元升级教育信息化设备,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城乡共享。

坚持优质均衡,提升城乡基础教育质量。学前教育实现“一乡一公办”,县幼儿园成功晋升省一级一等示范园。义务教育通过集团化办学、城乡帮扶共同体等模式,小学、初中资源配置达标率显著提升,分别从2021年的6.33%、7.14%提高至2024年的44.83%、66.67%。五年补充义务教育教师423名,有效缓解乡村师资短缺。普通高中借力“组团式”帮扶等资源,探索高效课堂,2025年高考特控线(一本)上线率达16.92%,较2021年提升近10个百分点。特殊教育实现历史性突破,投资204.3万元建成特殊教育学校并于2024年正式招生办学。

坚持教育赋能,提升服务乡村振兴能力。职业教育提质增效成果显著,武定县职业高级中学办学规模从2022年的300余人发展至2025年的1694人。成功创建云南省首家“云南武定乡村振兴学院”,并获批全省首批中职与本科“3+4”贯通培养试点。深化产教融合,与多家知名企业开设“订单班”,近三年输送技术技能人才400余名,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三年超95%。整合资源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46期,培训乡村人才1800余人,证书获取率达98%,为乡村振兴培养了大批本土实用人才。

教育兴则乡村兴。武定县用五年的实践深刻证明,持续加大教育投入、不断优化资源配置、全面提升教育质量,是实现从“输血”到“造血”转变、从根本上激发乡村内生动力的关键所在。站在新起点,武定教育这棵大树必将更加枝繁叶茂,为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坚实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在乡村振兴的伟大征程中续写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