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定县人民政府
首页 >> 公开信息内容
索  引  号:11532329015178442p-/2025-0225002 公文目录: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发文机关:武定县政府办 发文字号: 主  题  词: 标      题:武定县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报告 发布日期:2025年02月25日

武定县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报告

楚雄州人民政府:

2024年,武定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以稳步实施《武定县法治政府建设实施规划(2021—2025年)》为主线,着力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全面突破。现将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完善法治政府建设推进机制。始终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根本遵循,坚持党对法治政府建设的领导,高位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认真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先后3次对法治建设、法治政府建设作出指示批示,主持召开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法治政府推进会,研究部署推动法治政府建设相关工作,做到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要环节亲自协调、重要任务亲自督办。

(二)以优化法治营商环境为目标,健全政府机构职能体系。聚焦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推动政府职能持续转变,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围绕12项工作重点任务,40条工作措施稳步推进“暖心行动”,查找问题4个、已整改4个。统筹推进“县级局长坐诊接诉”工作,开展“局长坐诊接诉”活动4次,18家企业参与了“坐诊”接诉,解决问题222个。落实涉企法律服务“三减”行动,优化涉企公证服务,充分发挥基层调解组织化解争议“第一道防线”和“互联网+调解”作用,减轻劳动者维权成本,39家县级行政执法部门已完成2024年涉企检查计划备案工作,并严格按照计划开展执法检查,做到“无计划不检查”。

(三)以发挥立法参与作用为契机,健全依法行政制度体系。严格执行规范性文件公开征求意见、合法性审查、集体审议决定、向社会公开发布等程序。组织1次对本地规范性文件制定和备案管理工作的检查,定期对规范性文件进行清理,坚持做到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全县现行有效的行政规范性文件共有23件,其中:县政府规范性文件10件,部门规范性文件13件,均按要求主动向州政府和县人大常委会报备,规范性文件备案率达100%。

(四)以落实法定程序为关键,健全行政决策制度体系。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责任追究制度,确保作出的决策合法合规。健全完善《武定县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规则》,制定公布2024年度县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目录8项。严格合法性审查,完成招商引资框架协议合法性评估26件、其他政府常务会重大议题合法性审核276件、征求合法性意见项目34件,合计336件。持续加强政府法律顾问工作,充分发挥法律顾问法制审查和参谋助手作用,确保政府各部门重大决策依法进行。全县11个乡镇人民政府、11家党委部门、36家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共计58家单位,均依法聘请了法律顾问共计89名。

(五)以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为核心,健全行政执法工作体系。全面落实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全县各部门共办理告知承诺政务服务事项2452件。深入推进包容审慎监管工作,全县共制定减免责事项28项、不予处罚事项清单206项、从轻处罚事项清单187项、减轻处罚事项清单177项、免予行政强制事项清单13项、直接适用国家税务总局首违不罚事项清单14项、国家税务总局云南省税务局行政处罚裁量基准53项、车驾管业务“一证办”减证便民18项。加强行政执法资格管理,组织全县231人参加行政执法考试,通过219人,通过率达94.8%。扎实开展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对120卷行政执法案卷进行评查,参加全省案卷评查1次7件,参加全州行政执法案卷评查2次56件。强化行政执法主体管理,开展执法主体资格清理,共公布执法主体64个,确保行政执法机关依法履职。推进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工作,县级保留城市管理、市场监管等7支综合行政执法队伍,严格程序按时限要求完成赋权事项动态调整,调整后,狮山镇保留赋权事项131项,其他10个乡镇保留赋权事项140项。乡镇设置一支综合行政执法队,执法队编制不少于5人,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综合行政执法工作,实现一支队伍管执法,综合执法队在职在编77人均取得行政执法证。乡镇公务人员292人,事业人员461人,持证人数563人,持证人数占比74.8%。乡镇共办结83件行政处罚案件,组织乡镇执法案卷评查共计50件。

(六)以提升应急服务保障水平为重点,加强突发事件应对体系建设。完善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提高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水平和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组织协调能力、快速响应能力、应急处置能力。调整完善应急救援指挥部,下设消防安全应急指挥部和自然灾害应急指挥部等2个专项应急指挥机构,建立各类预案18个。各部门共开展演练831场,参演人员80375人。演练投入419.88万元。加强基层应急队伍建设,各乡镇组建不少于15人的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全县招聘专(兼)职综合应急救援队员240人,累计处置各类突发事件和参与基层综合治理264件。

(七)以促进社会平安稳定为使命,健全矛盾纠纷预防调处化解体系。开展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全县共建立各级调解组织1688个,调解人员5215人。共开展矛盾纠纷排查279次,受理纠纷1565件,调解1565件,调解成功1503件,成功率96%。深化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的主渠道作用。共收到行政复议申请30件,己办结25件,未结5件。受理20件(其中,终止14件、维持1件),不予受理2件,受理前调解8件。加强和改进行政应诉工作,严格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全县今年新收共计20件行政应诉案件,办结19件,无败诉案件,未办结1件,上年结转2件 ,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达100%。

(八)以促进行政权力规范透明运行为动力,健全行政权力制约和监督体系。强化行政权力制约和监督,及时将168件县人大代表建议、1件议案,125件县政协委员提案,以及1件州人大代表建议和1件州政协委员提案分解到相关部门,督促各承办单位抓好提案议案办理工作。强化审计监督,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加强对重大项目、重点资金的审计监督。开展审计项目20个,提出审计建议38条,促进被审计单位建立健全规章制度5项。着力打造阳光政务,政府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共公开政务信息2868条,政府信息新媒体公开753条,依申请公开19件,办复19件,结转下年度继续办理2件。

(九)以推进数字政府建设为抓手,健全法治政府建设科技保障体系。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全面承接指派政务服务事项1497项,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99.92%,全程网办率达98.94%,事项办理业务系统关联精准率100%,权力清单关联准确率100%,政务服务事项承诺办结时限压缩比例达86%。深入推进“互联网+”监管执法。依托云南省“区块链+行政执法和监督”平台,组织县、乡两级按照省级监管数据标准,进行系统升级改造和融合。通过共享交换平台,将“双随机、一公开”系统和行政处罚系统相关历史数据推送至省州“互联网+监管”数据中心,切实提升数字化执法和一体化监管水平。

二、存在的问题

(一)落实依法行政、依法办事要求有差距。行政执法行为不文明、执法程序不规范问题依然存在,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落实流于形式,纠错功能未能充分发挥,法治人才队伍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领导干部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不到位。少数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有欠缺,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水平还需提升。

(三)行政执法案件办理质量不高。县级部门和乡镇在全州、县级案卷评查中有不合格案件,少数存在法律适用错误,部分案件未按执法程序办理案件等情况。

三、2025年工作思路

(一)加强学习教育,提升依法行政能力。始终坚持党对法治政府建设的领导,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狠抓关键少数,扎实推进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加强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法制教育,促使其养成依法办事的习惯,切实提高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律手段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的能力。

(二)围绕重点工作,持续健全依法行政体系。强化依法决策意识,增强领导干部依法办事的意识和能力。全面落实合法性审核制度,推行重大行政决策年度目录公开制度,健全规范性文件动态清理工作机制,不断提升行政决策公信力和执行力。

(三)完善法律服务,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严格落实《关于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意见》国办发〔2024〕54号文件,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坚决遏制乱检查,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加快产业园区法律服务站建设,推动园区企业法律保护关口前移、帮助园区企业有效预防和化解法律风险,引导企业依法决策、依法经营、依法管理、依法维权。

(四)突出工作创新,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继续深化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进一步厘清执法职责。严格落实《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2023—2025年)》,持续加大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力度,深入开展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强化执法人员业务培训,全面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提升行政执法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