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定县人民政府
首页 >> 公开信息内容
索  引  号:11532329015178442p-/2024-0409001 公文目录:信息公开 发文机关:武定县政府办 发文字号: 主  题  词: 标      题:挫折教育是孩子成长的必修课 发布日期:2024年04月09日

挫折教育是孩子成长的必修课

各位家长大家好!

为提升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增强他们面对挫折的信心和战胜挫折的勇气,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请大家在忙也读一读,让我们家校携手,共同培养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俄国的奥斯特洛夫斯基曾说:“人的生命似洪水奔流,不遇着岛屿和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我们每个人的成长历程中,难免会遇到挫折,这些挫折可能是一次考试失利的打击,一次比赛落选的失望,一次与家人争吵的懊悔,也可能是一次与好朋友分离的沮丧、和父母争执、被老师训斥、成绩不理想、犯错怕遭责骂......甚至是“爸爸不让看电视”“老师没收手机”这样不能称之为“事件”的起因,竟成了一朵朵鲜活生命凋谢的缘由。感叹生命教育缺位之时,也必须看到其中不容忽视的因素——我们的孩子亟待补上挫折教育课。勇敢面对挫折能让我们的生命变得更加丰盈饱满!

我国每年青少年自杀人数多达10万。青少年违法犯罪增多,看着这触目惊心的数字,谁不心疼?是什么让这么多青少年走上不归路?据资料分析,青少年自杀原因诸多:人际关系、专业不满意、学习压力大、家境贫寒、情感问题、就业问题、心理疾病等,其根本原因是他们严重缺乏心理承受力造成的,这就暴露了家长们在养育孩子中,严重忽视孩子抗挫折能力即心理承受力的培养。心理学家提出的“木桶理论”认为,木桶的盛水量,不取决于木桶最高的木板,而是取决于最低的哪块木板。一个人成就事业是诸多因素综合起作用的结果,任何一种因素欠缺都会导致事业的失败。走向不归路的青少年,或许他们身体、智力、学业等“木板”是很高的,是极有可能成为人才的,恰恰是缺乏心理承受力这块最低的“木板”丧失了他们所有的才华和能力,丧失了他们花样的人生。纵观古今中外,一切成就事业者,都具有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不论是航海家麦哲伦、物理学家居里夫人、炸药发明者诺贝尔,还是史学家司马迁、西天取经的唐三藏、青蒿素发明者屠呦呦无一例外,他们都是历经千辛万苦才成功的。就是普通人,要做出一定成就也必须有较强的心理承受力。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任何人在世上生存和发展,都要面对诸多矛盾和挫折,都必须具备心理承受力。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是如何形成的?心理承受能力不是先天就有的,也不是他人教会的,而是在生活实践的磨炼中习得的。每一个婴儿都继承了人类几百万年进化的成果,都具有心理承受力的巨大潜能,这种潜能能否成为孩子的现实能力,关键是父母长辈的养育方式。心理学理论中有一个“自适应效应”,“自适应”就是自我调节应变适应环境的能力。新生儿来到人世间,他的最大能力、最大优势就是具有成年人无法比拟的高超的适应能力。心理学家认为,先入为主是儿童认知的一大特征。新生儿来到人世间,最初的环境和生活经验对他是最深刻的,也是他认识世界事物的起始。孩子从婴幼儿时期不断经受一些挫折、委屈、失意的磨炼,他的心理承受能力就会逐渐适应提高。比如挑担子,没有得到训练的人,让他挑100斤的担子,肯定被压垮。若让他从小从10斤开始挑担,以后30斤、50斤逐步提高,到成年人时挑100斤的担子,就会行动自如了。人的心理承受能力也是逐步适应,不断提高的过程。不亲身经历委屈、挫折、失意的实践,不经历一定的磨炼,就不可能形成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进入二十一世纪,心理疾病为什么成倍增加?其原因在于,一方面是独生子女或二孩都是家庭中的宝贝,父母、祖辈都极力呵护,生怕受了什么委屈。另一方面当代社会竞争较之过去都要激烈,升学、职场等竞争,谁也无法回避,大浪淘沙优胜劣汰。如若孩子从小娇生惯养,处于优越舒适的环境中,没有经过任何挫折、委屈、失意的磨炼,缺乏一定的抗挫折能力即心理承受力,那么随着孩子逐渐长大到进入社会,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学习、人际关系、情感、就业等方面的困难、挫折、失意,就会陷入心理矛盾和冲突,如果没有一定的心理平衡能力,精神上就会受到不堪忍受的痛苦折磨,甚至走向轻生。我国每年均10万名青少年自杀就是这样引起的。这些让世人寒心的现实,难道不令人深思、警惕吗?考入北京大学的学生张嘉成的家长黄英说:“如果你想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废物,就请你对他无微不至;如果你想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栋梁,就请你为他设计困难。”这话是对世人十分中肯劝导。“猪圈岂生千里马,花盆难养万年松”。生活中的甜酸苦辣、喜怒哀乐是孩子健康成长不可缺少的“维生素”,挫折、失意、委屈是孩子成长的“必修课”。为了孩子的未来,还是给孩子上好这一“必修课”吧。放手让你的孩子为了一定的目标去实践,去经历些困难、挫折、委屈、失意吧,他会在饱受甜酸苦辣中,磨炼出坚强意志,磨炼出强大的心理承受力,他就会成为一个有知识、有能力、百折不挠的好人才。

那么,面对所经历的挫折时,我们该如何坚强乐观地处理或应对呢?

一、正确认识挫折

1. 挫折的定义

什么是挫折?心理学给挫折下了这样的定义∶挫折指个体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过程中,因客观或主观的原因受到阻碍或干扰,目标不能实现,需求得不到满足时的一种情绪体验。挫折通常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个体无力抗拒的外部原因引起的挫折,它包括:(1)自然因素:恶劣的气候,自然灾害,亲人、朋友的生老病死等;(2)社会因素:政治、经济(如贫富差距、社会地位)、战争、道德、法律、宗教等;(3)家庭和学校因素:家长态度、家庭变故、学业不良、人际不佳(如想与同伴交往却遭到拒绝、与同伴发生争执而处于下风)等。二是自身缺陷和弱点引起的挫折,它包括生理不健康、心理不健康、能力不足、意志薄弱等因素。

2. 挫折的特点

①挫折的必然性

在生活中挫折无处不在,它不针对任何人,只是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对挫折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认识到人生不可能仅是鲜花、掌声,还有艰难困苦、煎熬与委屈,我们要学着积极乐观面对挫折。

②挫折的两重性

挫折并不可怕,虽然它会给人带来心理痛苦、情绪困扰甚至引起种种疾病,但它也可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对今后人生中挫折的免疫力。

二、改变不合理认知

回想一下,自己曾经是否有过以下的想法呢?

①扩大化学习不好就觉得自己一文不值,一无是处;或一个朋友背叛了自己,就觉得其他人也不值得信任了。这样的想法属于扩大化,我们要拒绝延伸,不要将一个挫折的挫败感延伸到自己的其他方面,更不能因为某一方面的挫折而全面否定自己。②糟糕至极一次考试失利就觉得自己完蛋了,被老师批评一次就感觉很丢人,天要塌了.....但随着时间渐渐过去,你会发现当初那件事好像也没那么可怕,没那么糟糕。③绝对化“为什么所有人都讨厌我?”“别人都过得很幸福啊”“生活应该是很容易的”等等。这样的想法都太绝对了,人生不是一帆风顺的,难免有挫折,我们都是在曲线式前进,在挫折中成长。人们常说“失败是成功之母”,但很多人在面临失败时更多的感受却是受挫、沮丧和无力。所以,失败本身并不能真正孕育成功,成功的关键是你自己如何看待它。

三、及时调整心态,学会合理正确归因

面对挫折产生负面的情绪和消极的认知是我们大脑本能的防御机制,我们可以给自己一段时间消化和处理这些负面能量,不要急于否定它。等冲动的情绪过去之后,开启理性的思维帮助自己调整心态,可以跳出当事人的情境以旁观者的角度分析造成挫折的原因,更客观地聚焦于解决问题而非陷入情绪旋涡。解决问题的主要方法就是学会合理归因。所以,当我们对事件或行为进行归因时需注意:①客观分析,不要主观判断②要先从内部找原因,激发自我责任感和自我效能感,不要一味埋怨外部环境③要找自己可以改变的原因,不过多归因于自己不能改变的原因

四、合理积极处理消极情绪

当出现消极情绪时,合理积极的处理方法能让我们更好地调节我们的情绪:

①宣泄法:比如通过跑步、跳舞、唱歌等健康方式合理宣泄情绪。②转移法:比如看看电影,唱歌,在家养养鱼等,给自己换个心境,转移注意力。③倾诉法:可以向知心朋友或家人诉说、倾诉,也可以尝试将自己的情绪通过书写或语言表达出来。

五、建立自我的支持系统并及时寻求帮助

当你开心或者不开心时,你通常会告诉哪些人呢?父母、老师、同学还是朋友?其实他们就是我们的支持系统,当我们开心或者不开心时,可以尽情地向他们倾诉,他们的陪伴和关心会帮助我们度过所有难关和挫折。此外,当遇到挫折时,我们不要独自落泪、犯愁,要学会积极地寻求帮助。他们会给予我们真诚的建议、有效的策略还有陪伴,让我们很好地面对每一个挫折。当然,我们也应该成为他人有力的支持系统,给予别人温暖。

“输不起”的孩子也赢不了,挫折教育和正确批评是孩子人生必修课

适当的挫折教育是孩子人生的必修课

孩子的成长需要“爱”,但爱的本质、爱的艺术、爱的表达不仅仅是给予,不仅仅是满足,更不是百般的迁就,不是让孩子永远地感受“快乐”。

人生中的生与死,相遇与离别,快乐与痛苦,从来都是成双成对地出现。成长中的孩子也必须经历“成对”的教育,必须让他经历心理上的一种痛苦、克制、忍耐。如果一个孩子,在成长的路上,只能接受快乐,不能承受一点点痛苦,问题是很严重的。

我曾看过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个小学生从一年级到三年级都是班长,上四年级时竞选班长落选,内心接受不了,干脆不去学校,甚至绝食,后来休学一年,接受心理治疗。

我们拼命催促着孩子跑,教孩子怎么成功,却从不教他们如何面对失败。

于是,他们因为一点小事不如意,到处发脾气;遇到一点小挫折,就萎靡不振;听到一两句负面评价,便感觉失去了自我价值感。

适当地让孩子受一些挫折教育,是孩子人生的必修课。

什么时候开始逆商培养?

很多大人说:现在的孩子不好管,动不动就自杀、跳楼,哪个家长老师敢硬管?其实,问题不是出在不敢管,是管得晚了。让孩子体验挫折感,这种养育起始在孩子3岁上下,在他能够说出自己的要求时,就要开始对他说“不行”。结果可能是让他痛哭一番的经历,严重些就是哭的气噎、哭得地上滚来滚去,但他没有其他反抗能力,于是学会了什么叫“无能为力”、接受、服从、遵守。他会慢慢知道,这个世界不是为所欲为的,爸爸妈妈以及亲人们爱他但绝对不是处处都以他为中心,有些不合理要求会被拒绝的。真正的成长,就是一个从任性到克制的过程。否则,如果等他青春期,你才开始对他“说不”时,他除了哭闹、气噎、打滚,还有威胁父母的选项:离家出走、服毒、跳楼。所以,3岁后,为人父母一定要懂得说“不”的艺术。

一、如何提高逆商:适当地让孩子“受点气”

1.给孩子体验失败的机会

有的父母会提出这样的疑问:孩子输不起怎么办?积木倒了,就大哭;游戏输了,就发脾气:“我再也不玩了!”下棋时,大人不能赢,赢了就生气;这些都是因为孩子没有树立正确的输赢观,或者大人陪孩子的玩耍时,一味地迁就孩子、让着孩子。我们需要和孩子说清楚,比赛有很多种可能性,有人赢,也会有人输,但这些都只是暂时的,未来还会有更多的挑战。输并不可怕,怕输才可怕。

2.鼓励和帮助孩子,而不是代劳

在很多父母眼里,逆商教育的关键在于“故意”给孩子制造挫折,故意让孩子吃点苦,让他们不断地感受失败。我们没有必要让孩子去接受一些人为的无意义挫折。因为孩子的成长已经有无数的小挑战。第一次出门、第一次做饭、第一次洗衣服,这些都是孩子成长的机会,重要的是父母舍得放手让孩子去尝试,放手让孩子自己做选择。

3.认同、疏解孩子情绪

当孩子遇到挫折,父母首先必须在情感上给予支持,而不是打击否定,比如:“不就是批评了几句?又不会怎样。”父母应该关注孩子正在经历的事情,认同孩子出现的情绪,比如难过、无奈,感同身受地表达对孩子的理解。父母充足的爱意和理解,是孩子面对挫折的内心力量。用几米在《我不是完美小孩》的一句话与大家共勉:

“世界愈悲伤,我要愈快乐。当人心愈险恶,我要愈善良。当挫折来了,我要挺身面对。我要做一个乐观向上,不退缩不屈不挠不怨天尤人的人,勇敢去接受人生所有挑战的人。”

二、采用正确的方法批评孩子

目前的教育环境与10年前,20年前已经大不同。以前每个家庭有3.4个孩子,家长不会去特别照顾某个孩子的情绪,但是现在的情况是,一家N口人,都围绕着孩子生活。孩子的成长环境发生了变化,必然教育方式也需要改变。我们在强调给孩子挫折教育的同时,也一定要注意采用正确的方法批评孩子,避语言暴力伤害了孩子!

忠告:父母不狠心,再好的教育都是徒劳(再忙也要读一读)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教育孩子如育花,精心浇水、施肥、呵护,方能成功。但同时,也需要适度修剪,去除多余的枝叶,才能使其茁壮成长。”教育路上,对孩子一味的纵容,就如同为树苗施肥却不加修剪,看似滋养深厚,实则让其枝蔓横生,难以挺拔向天。各位家长,纵容不是爱,而是对孩子未来的不负责任。为了孩子的将来着想,每个爱孩子的父母都要舍得狠心!

真正有远见的父母懂得对孩子狠心

此前,刷到过这样一条视频:网友分享自己的成长经历,称自己上初中时,成绩很差,每天都沉迷在游戏的世界里。但却在高考的时候逆袭上了北大,而他的涅槃重生,少不了一个人的帮助——他的父亲。他人生低谷的时候,他的父亲做了三件事:第一:限制了游戏、电脑的使用;第二:全程陪读;第三:和孩子一起学习;他的父亲不仅把家里的网络掐断,电视机也停了。孩子写作业的时候,更是全程陪在身边,不玩手机、不刷视频。除了监督孩子学习外,父母也在不断成长,学习了很多教育相关的知识,与孩子一同努力。在父亲严格的要求下,他也逐渐从昔日的“网瘾少年”蜕变为如今备受瞩目的“北大学霸”。

《清华学霸教子经》里有这样一句话:

“父母要明白,孩子小时候缺乏自制力,对学习等艰苦的事情,不主动是常态,主动是非常态。”

一味的放纵,只会毁了孩子。

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塑造品格、培养习惯的过程。

而那些真正有远见的父母,都懂得对孩子狠心教育。

今天给孩子宽松教育明天社会将狠狠教训他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校园之外没有温室,长大之后没有儿戏。踏入社会后,没有人为你遮风挡雨,没有人为你负重前行,你必须学会自己寻找方向,抵御风霜。与其让孩子在未来社会中遭遇挫折,备受打击,不如在他们成长的初期就给予严格的管教和引导,为其铺设坚实的成长之路。要知道,每一个孩子都像是未经雕琢的玉石,它本身并无华丽的光泽,需要经历磨砺和雕琢,方能展现出其内在的价值与美丽。而优秀的父母,就如同老练的雕刻师,在他们的精心雕琢下,孩子这块璞玉逐渐展现出璀璨的光芒,成为了一件独一无二的艺术品。

每个优秀孩子的背后都是父母的奋力托举!

电视剧《家有儿女》中有这样一个片段:刘星怪妈妈小时候没给他培养出特长。刘星妈妈忍不住抱怨:小时候我给你报这个班那个班,希望你能学到知识,可你自己并不愿意学啊!刘星迅速反驳道:妈,那时候我还那么小,什么都不懂,难道您也不懂吗?我不愿意学,您就应该尊重我的意愿,而不是强迫我。您应该从小就培养我,引导我,而不是逼迫我学习。学习,对于所有孩子而言,都是枯燥的。正因如此,父母的助力显得尤为重要。他们不仅要在孩子遇到困惑时给予指导,更要在孩子感到疲惫时给予鼓励。父母的陪伴与支持,是孩子坚持学习、不断进步的强大动力。每个优秀孩子的背后,都仿佛有一双隐形的翅膀,那是父母奋力托举的双手,如同雄鹰托起雏鹰,助其翱翔蓝天。

教育是件严肃的事从来都不轻松

教育从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它需要我们付出辛勤的汗水与智慧,去耕耘、去呵护、去期待。正是这份严肃与不易,才使得教育的果实更加香甜与珍贵。俗话说:教育无小事,事事是教育:教育无小节,节节是楷模。孩子如同一株株待修剪的树苗,若缺少了那份狠心的修剪与磨砺,便难以成长为参天大树。作为家长和老师,我们如同航船上的舵手和船帆,必须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只有舵手与船帆紧密协作,航船才能乘风破浪,安全抵达彼岸。为了孩子,让我们共同努力!筑起孩子成长的港湾!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