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定县人民政府
首页 >> 公开信息内容
索  引  号:11532329015178442p-/2023-0103014 公文目录:政府文件 发文机关:武定县政府办 成文日期:2022年12月31日 发文字号:武政通〔2022〕43号 主  题  词:“十四五” 商务 发展规划 标      题:武定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武定县“十四五”商务发展规划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3年01月03日

武定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武定县“十四五”商务发展规划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级有关部门,省州驻武单位:

《武定县“十四五”商务发展规划》已经十八届县人民政府第19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2022年12月31日

(此件公开发布)

武定县“十四五”商务发展规划

 

 

 

 

 

 

2022年12月

目 录

前言1

第一章“十四五”发展基础与条件2

第一节“十三五”发展成果丰硕2

第二节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4

第三节发展的机遇与挑战6

第二章 总体要求与发展目标10

第一节指导思想10

第二节基本原则10

第三节发展目标12

第三章 空间布局规划14

第一节空间布局14

第二节重点物流设施建设工程16

第四章 主要任务17

第一节完善流通体系,促进内需扩容升级17

第二节发展现代物流,构建双向流通20

第三节补齐农产品流通短板,助力发展农产品电商端22

第四节强化市场主体培育,增强核心竞争力24

第五节促进传统行业转型升级,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5

第六节扩大对外开放,推动内外联动发展27

第七节拓展发展空间,发展生产性生活性服务业28

第五章 保障措施28

第一节强化组织保障28

第二节强化政策保障29

第三节强化人才保障30

第四节强化要素保障30

前言

“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是武定乘势而上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起步期,是谱写武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新篇章、打造罗婺儿女高品质生活的关键时期;科学编制“十四五”商务发展规划,对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实施扩大内需战略,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打造世界一流“绿色能源”“绿色食品”和“健康生活目的地”三张牌,让绿色成为武定发展的鲜明底色,推动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意义重大。

根据《武定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和《楚雄州“十四五”现代商贸物流业发展规划》要求,编制《武定县“十四五”商务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本规划旨在阐明“十四五”时期武定县商贸物流业发展战略、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是提升对内、对外辐射能力,推动商务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建设纲领性文件。

第一章 “十四五”发展基础与条件

第一节 “十三五”发展成果丰硕

“十三五”是我县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年,是全面融入滇中城市经济圈和云南省金沙江对内开放经济带发展战略的历史机遇期,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州商务主管部门的指导下,武定县商务工作紧紧围绕县“十三五”国民经济发展纲要提出的“一核两轴三区”的发展新思路和打造“四条经济带”的发展新格局,切实加强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和“六稳”“六保”工作要求,着力做好“一促两稳三重点”(促消费、稳外贸、稳外资)。通过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全县商贸物流业发展取得了卓越成效,完成了《武定县“十三五”商贸物流业发展规划》工作任务预期目标。

(一)内贸发展平稳增长。“十三五”末全县限额以上批零住餐流通企业达39户,较“十二五”末净增了15户,年平均净增加3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40.53亿元,年平均增长9.92%(下同)。分行业:批发业实现29.54亿元,增长了9.98%;零售业实现27.50亿元,增长12.7%;住宿业实现1.98亿元,增长了12.54%;餐饮业实现7.61亿元,增长13.42%。

(二)电子商务快速发展。“十三五”期间,共向上争取了2096万元资金实施了“兴边富民”三年行动计划和2018年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项目,建成了县、乡、村三级电子商务服务站(点)及物流体系,为消费扶贫、乡村振兴战略打下了坚实基础。电子商务企业由“十二五”末的7家增加到“十三五”末的15家,网上交易额从0.037亿元到0.24亿元,增长了640% 。

(三)商贸设施日臻完善。“十三五”期间,在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共计划实施商贸流通27个项目,建成7个农贸市场,即:武定县城环南农贸市场、己衣镇板桥村委会农贸市场、环州乡农贸市场、万德镇团碑农贸市场、万德镇马德坪农贸市场、狮山镇南街社区白凹农贸市场、武定县城北综合批发零售市场);建成县电子商务服务中心1个,县电子商务物流分拨中心1个,以及11个乡镇电子商务服务站及物流中心;建成武定县万德润通加油站、武定宏润加油站等7座加油站。为全县商贸物流业持续、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外贸发展成效显著。外贸出口在册企业共3户,即:武定佳誉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云南纳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云南胤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十三五”末外贸进出口总额累计实现2380万美元,比“十二五”末增加了2087万美元,增长了812 %。其中:2016年实现555万美元,增幅达到了998%,为历年来外贸进出口总额增幅最高年份;2017年实现648万美元,为历年来外贸进出口总额绝对值实现最高年份。

(五)市场保供能力增强。“十三五”期间,共纳入商务部统计监测的生活必需品保供企业3户,纳入省际统计4户,按照商务部、省、州商务主管部门的工作部署和要求,全力指导督促重要生活必需品企业组织力量做好储备保供工作,确保了全县生活必需品货源充足,品种丰富,运行平稳,价格稳定;有效应对了全县自然灾害、重大疫情等的市场供求,为全县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六)安全生产平稳过渡。按照管行业必管安全的工作要求,狠抓商务领域安全生产工作措施落实,突出重点抓好加油站、大型商超等商贸企业的消防及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强化商贸企业安全生产日常检查监督管理及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筑牢安全生产防线,营造了优良的商务安全生产发展环境。“十三五”期间,全县商务领域未发生较大以上安全生产及火灾事故。

第二节 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存在问题

1.结构不合理。在GDP构成中,三次产业结构为24.3︰32.1︰43.6,低于全州平均水平;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还需要加倍努力追赶,缩小差距。

2.规模散、弱、小。全县商贸流通企业规模小,缺少实力雄厚、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引流发展,培育商贸流通龙头骨干企业任重道远。

3.传统商业比重高。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直销、网络营销等企业在供应链中的占比较低,发展不均衡。

4.智能化、信息化水平低。全县信息平台及专业网站建设滞后,网络应用处于初始阶段,各企业、系统网络分割,信息采集、交换、应用各自为政,缺乏统一集中的信息、交易、结算、管理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网络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和运用。

5.流通设施亟待改善。商业网点规划滞后,商业设施建设缺乏必需的政策及资金支持,县乡村三级商业体系功能难以得到充分发挥,部分乡镇农产品市场建设滞后,全县11个乡镇中仍有2个乡镇(万德镇、东坡乡)没有农贸市场;现有的乡村集市贸易点,基本上以路为市、以街为市,农村市场功能作用未得到有效发挥,影响了农产品流通和农业增收。

6.现代物流产业发展滞后。现代物流园区建设滞后,统一的物流信息平台、电子商务平台还没有建成,自发型、传统型物流为主的物流产业格局始终没有打破,与现代物流发展的总体差距较大。

(二)原因分析。

1.思想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由于受传统社会再生产理论和财政优先政绩观的影响,服务也是商品的意识没有形成,认为农业、工业生产的产品,能满足人们的生产、生活需要,创造的是价值,而流通和服务业仅是实现价值却不创造社会财富的观念依然存在。

2.消费能力不足,制约消费率增长。居民总体收入水平和收入差距大,农业产业化和新型工业化发展缓慢,服务外包培育不够,供应和销售服务社会化程度较低,影响了生产资料需求,从而影响到流通规模进一步扩大。

3.投入不足,流通基础设施落后。全县的流通业从一开始就建立在脆弱的农业发展基础上,根基不牢固,第三产业的发展仍处于低端发展阶段。缺乏科学合理的产业发展和网点布局规划作指导,政策性引导、扶持资金投入不足,流通服务业基础设施不配套、不完善。

4.开放动力不足,对外贸易发展缓慢。全县对外贸易农特产品主要以野生菌(松茸)为主,工业品以钛白粉为主。农特产品因季节性强、品种单一、供应量不稳定;工业品受订单影响,出口不稳定,外贸进出口体量小,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明显。

5.产业基础薄弱,现代物流产业发展滞后。现有的生产加工企业普遍存在“重生产、轻物流,重自给、轻外协”的思想,各自为政,难以形成合力;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与城乡国土空间规划不配套,物流项目储备及项目用地等难以落实落地,公共物流信息交换平台建设滞后,企业内部的物流信息管理和技术手段落后,设施简单,功能单一,实力不强,难以适应现代物流产业发展需要。

第三节 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一)发展机遇

1.政策优势。一是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和楚雄—万象中老铁路货运班列的启动,为武定县发展对外贸易、开展国际经济合作,实施对外开放开辟了新的道路,对跨境物流、跨境电商、外包服务等新兴业态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二是楚雄州北部金沙江流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将武定纳入州规划内,对进一步推动和完善交通、水利、城镇化等基础设施提供了有利条件,为武定现代流通业持续发展积聚的能量不断得到释放,融入长江经济带全面发展;三是流通基础设施扶持加大。以商业体系建设改造和重点配送辐射城乡的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三级流通网络体系政策扶持力度不断加大,为加快流通基础设施提供了重要保障,加快发展的环境和条件具备;四是发展机遇凸显。武定属于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云南省国家层面重点开发区,云南武定产业园区是全省优化提升保留的48个省级开发区之一。随着“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西部大开发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滇中崛起、沿边开放、滇东北开发、滇西一体化”、建设“一极三区”等省州系列发展战略、利好政策的叠加,为武定县的产业发展拓展更大发展空间。五是新型城镇化的加快推进。将进一步推动城镇人口聚集,促进就业和带动商贸物流业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市场需求。

2.条件优势。一是区位优势突出。武定素有“省会之藩篱,滇西之右臂”之称,是出滇入川的必经之地。县城东距昆明市仅60公里,北距四川省攀枝花市214公里,国道108横贯4个乡镇,京昆高速公路、武易高速公路、武倘寻高速公路在境内交汇,属滇中城市群、昆明半小时经济圈、攀枝花两小时经济区,是昆大丽攀黄金旅游环线和昆楚攀旅游金三角的旅游经济叠加区域,是滇中城市群重要的交通枢纽,承接产业转移的区位优势明显、发展潜力巨大。境内公路里程达3898公里,是州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金沙江航运水道流经3个乡镇34公里,形成了四通八达、外联内畅的综合交通网络,交通十分便利,为全县现代物流产业发展提供了优越的交通条件。二是资源禀赋优异。武定立体气候明显,“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年平均日照2312小时,常年气候温暖如春,冬无严寒、夏无酷暑,花开四季、果结终年,霜期短、日照长,无霜期达239天以上,是优质高原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生态环境优越,成功创建省级生态文明县、省级园林县城,“一江一河四区五山十五坝”交错分布,绘就了恬静舒适的美丽画卷;狮子山自然保护区和万松山国有林场森林郁郁葱葱、苍翠茂盛,全县森林覆盖率达64.89%,是省会昆明重要水源涵养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矿产资源富集,境内钛、铁、铜、木纹石储量丰富,初步探明铁矿储量2.46亿吨、钛矿储量1800万吨、大理石储量31.4万立方米、木纹石储量34.8亿立方米,其中,钛矿储量占全省已探明钛矿储量的32.4%,占全州的76.6%。物产特色鲜明,有重楼等野生名贵中药材,是云南白药重要原料基地,素有“云药之乡”的美誉;武定壮鸡、板栗、核桃、野坝子蜂蜜等特产和鸡枞、干巴菌、松茸等野生食用菌闻名遐迩,特别是明清时期就尊为贡品的武定壮鸡声名远播,备受消费者青睐和喜爱。旅游资源独特,武定是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全省63个创建“云南省旅游强县”之一,集“雄、奇、古、秀”为一体的武定狮子山(AAAA级旅游景区)享有“西南第一山”“滇中绿色明珠”的美誉,景区内拥有长江以南唯一的最高海拔牡丹园,打破了“牡丹世居中原,南下即衰”的断言;鬼斧神工的地质奇观—己衣大裂谷撼人心魄,令人叹为观止,被誉为“地球上一道美丽伤痕”;境内拥有全州唯一的天然森林温泉资源;新村湖、香水箐风光旖旎、景色迷人,让人流连忘返。三是经济发展提速。虽然经历了国际、国内经济大萧条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但全县经济总体保持着较高的增长势头,并形成了以新材料和先进制造、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和绿色食品、旅游文化、生物医药、健康养生为主导的产业体系厚积薄发。

(二)面临的挑战

1.能否应对国际经济风云变化。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迎来从蓄势待发到群体进发的关键时期,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创新不断涌现,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渗透各领域、各环节应用持续深化拓展,经济数字化越来越明显。全球化面临的深层矛盾进一步凸显,国际贸易摩擦持续升级,特别是中美贸易摩擦从关税向科技领域蔓延呈愈演愈烈之势,加之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对世界经济产生了前所未有的供给侧和需求端双向冲击。全球市场需求疲软,国际贸易投资规则面临重塑,特别是欧美外资审查趋严,我国对外贸易和投资增长下滑,货物贸易面临较大压力,外贸出口困难加大。

2.能否抓住国家战略调整机遇。国家进一步完善对外开放战略布局,扎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高标准高水平建设自贸试验区,为国际贸易和投资搭建新平台,将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多层次推动更高水平的开放发展;国家提出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政策持续加码培育和壮大内需市场,各地重视并抢抓培育扩大内需市场和高质量发展机遇,消费结构升级步伐加快,消费品质化、特色化、精细化特征日趋明显,消费动能加快转变,消费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第一驱动力;未来内需市场的活力和后劲将持续释放。

第二章 总体要求与发展目标

第一节 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的新使命;全面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工作部署和州委第十次党代会、县第十五次党代会具体安排,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把握新发展阶段,完善、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为主题,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工作,持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保持稳定大局,在打造“滇中崛起增长极”中勇当先锋、在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区”中走在前列、在打造“绿色能源与绿色制造融合发展示范区”中争先进位、在打造“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中树立标杆。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立足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以提升高端要素资源配置能力为主线,以完善商务发展生态系统为引领,在推动商务高质量发展上先行示范,推动商务经济发展新优势,实现武定县商务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第二节 基本原则

—坚持制度引领。发扬以民营经济为市场主体、市场在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制度优势,持续推动制度先行先试,建立投资和贸易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进一步提高营商环境的法治化、便利化水平,提升在商务领域的制度性话语权,以制度引领带动商务领域全面创新改革。

—坚持创新驱动。始终把创新摆在商务发展的核心位置,以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开放模式创新作为驱动商务发展的主动力,加快传统商业转型升级、创新商务数字化应用、提升产品科技含量、逐渐建立对外开放创新平台、充分利用创新资源优势,推动商务发展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坚持质量为本。发挥“质量”优势,落实“大商务”要求,进一步提高供给体系质量,持续推动消费升级,实施商贸强县战略,以高质量项目发展,扩大优质投资规模,加快培育商务经济新主体、新业态、新模式,努力推进开放大通道、大平台、大通关建设,培育以质量、技术、品牌、服务为核心的综合竞争新优势,全面提升商务发展质量。

—坚持融合发展。强化商务经济与其他产业的跨界融合,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最新科技成果,以商品服务相融合、内贸外贸相融合、线上线下相融合、商旅文体相融合为重点,拓展发展平台、增强服务功能,努力在消费、对外贸易、生活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及商务经济市场深度融合的新局面。

—坚持扩大开放。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并举,主动谋划和融入国家、省、州加快对外开放、加快融入国内、国际产能合作发展战略,深化与滇中产业新区、“一带一路”经贸合作,加快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创新链区域布局,持续扩大对外开放和产能合作,扩大服务业发展领域,加快形成面向省内外乃至国际贸易、投融资、生产、服务的商务发展网络体系。

第三节 发展目标

(一)战略目标

着眼2035年远景目标,综合考虑未来五年发展趋势和条件,抓住武定县列入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和云南武定产业园区纳入省级园区的机遇,围绕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云南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战略机遇,主动融入滇中城市经济圈,为打造“滇中崛起增长极”中勇当先锋、在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区”中走在前列、在打造“绿色能源与绿色制造融合发展示范区”中争先进位、在打造“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中树立标杆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二)发展目标

——商业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更加突出。到2025年,限额以上商贸主体(企业和个体)年平均增速10%以上(下同),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以上。分行业:批发业销售额增长12%以上,零售业零售额增长15%以上,住宿业营业额增长16%以上,餐饮业营业额增长18%以上,电子商务网络零售额增长15%以上,成为拉动社会消费增长的主要动力。

——对外贸易发展实现新突破。到2025年,外贸进出口企业增加到6户,其中:出口5户,进口1户,力争进口实现零的突破,外贸进出口总额年平均增长15%以上。

——现代商贸物流业带动更加明显。聚焦冷链物流、智慧物流、城乡配送、现代供应链等重点领域,发展智能仓储、无人配送等新业态新模式,加快现代供应链形成新功能,合理布局建设供应链网络体系。到2025年,全县现代物流业总收入达到100亿元。

——仓储冷链物流更加完善。支持建设一批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实施农贸市场等传统流通网点改造提升;到”十四五”末,行政村基本实现物流配送网点全覆盖,建成覆盖生鲜农产品主产区的冷链物流网络,花卉、水果、蔬菜等农产品产地预冷保鲜率提高到50%以上。

商贸物流产业发展主要经济指标表

单位:亿元、%

序号

主要指标

2020年基数

规划增长%

2025年绝对数

2035年展望

指标性质

增速%

绝对数

商贸物流全行业增加值

预期性

1

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

7.29

7

10.22

6

20.11

预期性

2

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

2.73

9

4.20

8

9.94

预期性

行业销售(营业)收入

预期性

1

批发行业销售额

29.54

12

52.06

8

161.69

预期性

2

零售行业销售额

27.49

15

55.29

9

223.69

预期性

3

住宿行业营业额

1.98

16

4.16

10

18.35

预期性

4

餐饮行业营业额

7.61

18

17.41

10

91.12

预期性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40.54

10

65.29

8

169.35

约束性

外贸进出口总额

0.13

15

0.26

8

1.06

约束性

限额以上企业数(户)

39

10

63

8

163

预期性

网络零售额(亿元)

0.32

15

0.64

10

2.60

预期性

注:增长率和绝对数 【*】 为“十三五”和“十四五”累计数

第三章 空间布局规划

第一节空间布局

完善商贸物流通道,加快综合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出滇入川、互联互通、衔接国内、对接国际”的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管道运输综合物流通道。以“两新一重”项目为抓手,加快狮山综合物流中心、禄金新型工业物流中心和长冲特色建材物流中心构成的武定综合物流园建设,推进高桥、猫街、插甸、白路、环州、东坡、田心、发窝、万德、己衣物流配送中心建设,形成“一园两轴三核多点支撑”的物流枢纽空间布局。即:

“一园”——以狮山综合物流中心、禄金新型工业片区物流中心和长冲新型建筑材料片区物流中心共同构成的武定县综合物流园。

“两轴”——东西轴:沿楚京昆高速路、108国道连接禄金工业园区、禄劝屏山、武定狮山、猫街、长冲新型建筑材料片区、高桥、白路、元谋的东西物流服务带;南北轴:沿108国道、长已线、沙山线连接狮山、插甸、发窝、万德、白马口码头的南北物流服务带。

“三核”——即狮山综合物流中心、禄金新型工业片区物流中心和新型建筑材料片区物流中心。

“多点”——以狮山综合物流中心为核心,以禄金新型工业片区物流中心和长冲新型建筑材料片区物流中心为重点,以猫街、插甸、高桥、万德等乡镇的商贸配送中心为补充,形成武定县功能定位清晰、布局合理的物流节点设施网络体系。

第二节 重点物流设施建设工程

推进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和完善县乡村三级农村物流体系,改造提升农村寄递物流基础设施,深入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和农产品出村进城,推动城乡生产与消费有效对接。加快实施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工程,推进田头小型仓储保鲜冷链设施、产地低温直销配送中心、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加强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冷链运输和公共冷库,提高冷链设施利用率,满足高原特色农产品冷链物流需求,加快完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功能,配套冷藏、冷冻和冷链运输设备。提升电子商务示范县水平,加大城乡高效配送信息平台推广力度,加快整合物流和运输资源,优化配送路径,构建城乡高效配送网络体系。推进现代供应链创新与应用,加快打造商贸物流、生物医药大健康、冶金矿产业、农业与农产品四条智慧型供应链。

专栏: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工程

武定综合物流园。加快以县城东南绿色产业片区狮山综合物流中心、禄金新型工业片区物流中心和长冲新型建筑材料片区物流中心构成的武定综合物流园建设,推进高桥、猫街、插甸、白路、环州、东坡、田心、发窝、万德、己衣物流配送中心建设。

现代物流产业重大基础设施。大力发展“互联网+”高效物流,加大城乡高效配送信息平台推广力度,搭建供应链协同、商品交易和服务贸易、跨境电商和专业化服务等线上平台,支持商贸物流企业信息化升级,推动信息流、资金流、货物流“三流合一”。

第四章 主要任务

第一节 完善流通体系,促进内需扩容升级

(一)打造商圈。科学优化布局、补齐设施短板、丰富商业业态、壮大市场主体、创新服务能力、引导规范经营,打造武定县商业中心。培育一批规模适度、场境丰富、业态齐全,满足居民日常生活基本消费和品质消费的体验式智慧化商圈,提高服务便利化、标准化、智慧化、品质化水平。深化品质消费、品牌消费、时尚消费集聚,建设一批绿色商场,提升城乡商圈知名度,大力推动中低端商圈的改造。推动罗婺彝寨、狮山大道、北片区、西北片区等商街区开展智慧商街、智慧商圈建设,构建凸显商业独有特色的互动体验系统和区域,建设商业信息数据库、客流分析平台,推进营销、管理、交通、服务、物流智慧化,将智慧商圈打造成为体验式智慧商圈点。结合街区特色打造“一街一主题”,实施道路景观和业态提升改造,通过增设智能管理系统、创新经营模式、吸引和培育网红品牌等措施,打造夜经济新地标和年轻人集聚打卡地。

(二)打造特色商业街区。突出特色商业街的文化特色、产业特色和人文特色,增强特色商业街的独特性和差异性,打造1—2条主题鲜明、功能齐备的特色商业街区,满足居民和外来人口个性化、差异化、专业化等特色消费需求。引导特色商业街区业态调整优化,制定特色商业街区产业引进目录,设置准入门槛,优先引进符合街区产业特色的企业和项目。积极引进知名地方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老字号店铺和特色产品,丰富经营业态结构,突出武定文化内涵和时尚特色。大力发展夜经济、店铺经济,加快消费升级。围绕县城中新街、狮山大道、商业街、罗婺彝寨、西北片区、北片区等核心功能,优化区域商业空间布局,提升消费创新引领能级,推动商贸服务业创新发展,优化消费环境,提升县城消费竞争力。优化区域商业布局,加强与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衔接,依托商业网点布局现状基础,立足全县统筹布局、区域特色发展,防止低层次重复建设,推动片区商业多元化差异化发展。优化县城核心商圈、乡镇商业中心、特色商业街区、村级(社区)商业网点建设布局,完善县、乡、村(社区)三级商业网点体系,加快形成层级分明、商城融合、模式创新的现代化城市商业网点体系。

(三)构建县域商业体系。以武定县被列为27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为抓手,适应当地居民分层分类消费需求,以县、乡、村商业网络和物流配送“三点一线”改造建设县域商业体系,推进县域商业网点设施、物流设施、农产品商品化加工能力和功能业态、市场主体、消费环境等全面提升。到2025年,建成县城商贸综合服务中心1个以上,县域物流集散中心1个;县城商贸中心达到基本型要求;县级物流集散中心达到增强型要求。改造提升乡镇商贸中心和物流配送中心10个,覆盖率达到100%,增强型以上占比超过80%。村级便利店覆盖行政村100%,电子商务服务和物流服务覆盖100%的行政村。县城农贸市场标准化率达到100%,县级农产品集配中心覆盖率达到100%。乡镇农贸市场覆盖率达到80%以上,乡镇农产品商品化加工中心覆盖率达到30%以上,村级初加工中心不少于50个。培植1户以上连锁经营、保供应急骨干企业,支持建设应急物流配送中心、集中采购中心,连锁经营网点覆盖50%以上乡镇。形成网点布局合理、功能业态完善、市场主体多元、双向物流畅通、消费安全便利的现代流通体系,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点。

(四)助力自贸试验区建设。配合楚雄主动对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等国家战略,支持楚雄申报参创建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楚雄片区(试点)发挥积极作用。

第二节 发展现代物流,构建双向流通

(一)加快物流园区和物流通道建设。加强武定县物流硬件基础设施建设,补齐物流基础设施短板,全力推进“一园两轴三核多点支撑”的物流枢纽建设,以物流标准化、信息化、专业化为推手,大力发展多式联运、甩挂运输、共同配送等高效物流运作系统。降低物流业的总体能耗和污染物排放水平。拓展物流服务领域,大力发展流通加工、物流技术设备、物流金融、咨询等增值服务;鼓励企业开展国际中转、配送等国际物流服务。

(二)建设覆盖全域物流服务网络。按照“县建物流集散中心、乡镇建物流服务站、村建物流服务点”的要求,整合资源,实现城乡配送的无缝对接,推动城乡统一配送发展,解决工业品下乡“最后一公里”和农产品上行“最初一公里”的难题。建设具有仓储、中转、装卸、分拣、配送、冷链、信息和快递分拨等物流增值服务功能的县域物流集散中心。乡镇在交通便利、人口和贸易活动相对集中的区域,整合乡镇电子商务服务站、乡镇连锁超市、邮政网点、快递网点、农资经营服务网点等现有资源建设物流服务站;行政村利用村邮站、村级综合服务社、便民店、农村电商服务点等现有末端网点建设村级物流服务点。提升1个县级物流集散中心功能,建设县域冷链物流基地;改造提升11个乡镇物流配送中心,配套冷链物流设施;新建村级物流服务站和城镇末端智能配送站70个以上,行政村(社区)覆盖率达到50%以上。

(三)打造智慧物流信息系统。建设集物流信息查询、网上结算、库存监控、运输配载、在途管理等功能的物流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促进信息化与物流业融合发展。引导传统物流企业运用供应链管理和信息化技术,以规模化、网络化、信息化为方向,向第三方物流服务企业转型,培植区域性交易平台。

(四)发展大宗商品物流业。实施武定综合物流园项目建设,支持工业企业分离原材料采购、运输、仓储、包装、配送等物流业服务,组建物流企业,实行主辅分离,产业有效链接。完善仓储、配载、交易功能,以粮食、矿产品、装备制造、新型建材、新材料为重点,形成专业配送中心、加工中心,集聚总量,做大产业、做强物流。

第三节 补齐农产品流通短板,助力发展农产品电商端

(一)加快冷链物流体系建设。以保障生鲜农产品质量、提升附加值为目标,整合社会冷链物流资源,在县内蔬菜、水果、畜禽、野生菌、花卉等生鲜农产品主产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规划建设一批产地预冷、仓储保鲜、分拣包装、初制加工等冷链物流设施。推动农产品冷链技术装备标准化,推广可循环标准化周转箱,促进农产品冷链各环节有序衔接。科学布局农产品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提高冷链物流规模化、集约化、组织化、网络化水平。按照县有冷链物流中心、乡镇有冷藏冷冻服务场所、重点村有预冷设施设备的要求,构建县、乡、村有效衔接的县域冷链物流体系。依托县域物流集散中心建立冷链物流集散中心,依托乡镇电子商务服务站和生产、加工基地建设冷链服务中心,依托村级电商服务点或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利用小型冷库和冷冻、冷藏设备,组织产地预冷。

(二)构建高原特色农产品供应链。支持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中小微企业等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培育一批生产标准、技术集成、管理科学的农产品初加工企业。鼓励龙头企业开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拓展延伸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以农产品主产区、重要集散地和主销区为基础,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提升产地初加工、批发和零售等功能,促进流通节点有效衔接,完善产销链条。培育农产品骨干批发市场和骨干流通企业,带动农产品生产、运输、仓储、流通、消费等各环节信息互联互通、设施共享共用,积极构建跨区域面向省内外市场的农产品营销网络和现代物流体系。

(三)聚焦电商端,促进农产品上行。依托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构建县乡村三级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和物流配送体系。推进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深度融合发展,采取培训、帮扶等措施鼓励广大农村群众应用电商平台,通过电商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重点引进和培育一批基础扎实、模式先进、运营效果良好的涉农电商企业,不断扩大网上销售;引导县域农业龙头企业拓展线上销售业务,扩大网络销售规模。积极推进农产品网货化、特色化、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培育,建立政府质量背书制度,推广小包装净菜加工,力争5年内小包装蔬菜比重达40%以上。深入推进农特产品挖掘、整理、分级包装、初深加工、包装设计、商标注册等开发工作,将农村初级农产品和山货商品化、网货化,实现农产品向网销单品和品牌商品的转化。

第四节 强化市场主体培育,增强核心竞争力

按照“创新驱动、高端引领、重点突破、跨越发展”的要求,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抓手,以增加市场主体数量、扩大规模、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和竞争力为主攻方向,增强壮大骨干企业与培育扶持中小微企业为着力点,通过“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配套相关政策措施建立和完善企业从孕育、出生、发展、壮大的培育链条,形成经济结构持续优化、限额以上商贸市场主体富有活力的新局面。到2025年限额以上商贸企业、个体突破100户。

(一)优化营商环境。深入推进“放管服”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放开市场准入,进一步消除市场主体经营活动中的羁绊,实现审批更简、监管更强、服务更优,优化政务服务供给,建设优质、高效、便利的创业创新环境。制定促进服务业发展、稳定传统商业增长、加快现代流通发展的政策措施。扎实做好项目落地提速、入企服务提质、政务服务提升、项目建设护航、优惠政策保障、人才培养引进等优化营商环境工程,进一步增强市场活力。

(二)构建双创服务平台。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进企业创新平台建设,强化对现有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站(点)创新平台的运营和管理,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依托行业龙头企业和创新型企业,围绕产业主攻方向和关键领域,推动建立一批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有效对接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及各类技术创新平台的创新资源,通过技术入股、股份合作、改制重组、技术外包、委托开发、购买成果等多种方式,开展协同创新发展。

(三)实施重点企业培植工程。扶持中小微企业与培植骨干企业并重,鼓励“个转企”和“企升限”即:个体工商户升级为企业、企业升级为限额以上企业。用好“一部手机办事通”,优化办事流程,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路,有效利用实名身份验证和电子签名技术实现企业登记无纸化办理,实现企业登记注册“零见面”,进一步压时限、减环节、优服务、惠民生;落实国务院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33项政策举措、省政府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8项政策举措及州、县政府稳经济政策举措,最大限度释放政策红利,推进个体向企业转变,提高行业核心竞争力。

(四)引育龙头物流企业。制定和落实惠企政策,引进实力强的物流企业参与武定重大物流项目建设和在武定设立总部、采购中心、分拨中心、配送中心,促进物流产业转型升级。扶持武定旭发、武定县源晟、武定航杰、武定新诺等基础较好的本土物流企业发展壮大,尽快形成一批社会化、专业化程度较高,竞争能力强的现代物流品牌企业;积极鼓励具备条件的物流企业“走出去”,建立境外物流服务网络,打造一批实力雄厚、竞争力强、内外贸一体化经营的跨境物流企业。

第五节 促进传统行业转型升级,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以市场主体培育和龙头企业培植为重点,加快传统行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现代物流和生活性服务业。

(一)推进传统商业转型升级。以创新为动力,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发展;推动专业市场向“线上”转型、批发商向仓储配送、信息、金融等综合服务功能转变,推动传统零售业向购物中心转型、由线下向线上融合转变,大力发展便利店等新兴业态;推动住宿业品牌化、连锁化、便利化发展,加快产业融合、行业融合、业态融合、线上线下融合。初步实现批发机能复合化、零售业态多样化、住宿环境时尚化、餐饮消费大众化、流通组织连锁化、管理手段信息化。

(二)促进批发零售业便利化发展。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州资金支持,以高原特色农产品流通为重点,改造提升城乡批发市场和乡镇新型商贸中心,实施传统市场和信息化改造,创建品牌市场,搭建批发、零售企业公共经营平台。发展农村中小型连锁超市、便利店和电商体验店,培育适合农民消费水平和需求层次的零售业态。鼓励流通企业向农村多渠道延伸、渗透,逐渐形成城乡一体化的流通网络;鼓励企业线上线下融合经营,传统销售向配送和服务转变;鼓励批发企业延伸产业链,融入工业、农业供应链,由满足消费向服务生产转变;鼓励工业企业、农业企业和供销合作社由服务企业向服务社会转变,做大流通服务业规模。

(三)推动住宿餐饮业多元化经营。引导餐饮住宿企业适应新常态,及时转变营销策略,以质量创优势,以特色铸品牌,以创新谋出路,加快转型发展,积极发展连锁经营,适应市场需求。积极鼓励住宿企业依托自然、人文景观资源优势,开发建设或改造提升集住宿、餐饮、商务、休闲、康养、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农家乐休闲旅游度假基地,创新营销方式,加快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增强网络消费群体的吸引力;积极鼓励餐饮业推行品牌化经营,创建名店、名菜、名宴、名点、名厨和商标注册等措施,培育一批标杆企业和品牌产品,以点带面,使全县住宿餐饮行业整体水平和实力得到提升。

第六节 扩大对外开放,推动内外联动发展

充分发挥武定县区位、资源等优势,坚持对内开放与对外开放并举,“走出去”与“引进来”并重,通过招商引资、建立飞地经济合作、加工贸易等措施,加快构建内引外联的经济发展新格局。支持农业、工业、建筑、商贸流通行业走出去,对外贸易取得新突破,积极鼓励县内工业、农业、电商企业与南亚、东南亚国家开展产业、产能等经济技术合作,形成外经带外贸发展新格局。

(一)加强对外经济合作。抓住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简称“RCEP”)实施机遇,加快实施“走出去”步伐,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目标市场,鼓励具有一定优势的企业“走出去”投资,鼓励本地企业参与境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项目,探索境外承包工程“建营一体化”发展模式,拓展对外合作领域。积极开展国际劳务合作,理顺管理体制,强化对外劳务合作服务平台建设,推动外派劳务成为新增长点,引导有实力的企业赴南亚、东南亚设立境外经贸合作区,主动参与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

(二)大力引进外资。全面放开外资准入条件,鼓励外资进入全县重点产业,重点支持外商投资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生态农业和农畜产品深加工,争取外资在金融、保险、咨询等现代服务业方面有新的突破。鼓励外资投向交通、城建环保、旅游、养老、残疾人服务等基础设施以及公共事业领域。以产业园区为平台,项目为载体,围绕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做好项目包装和招商策划,引导外资前来投资先进制造业、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

第七节 拓展发展空间,发展生产性生活性服务业

以促进服务业经济倍增和增加有效供给为目标,着力解决供需矛盾和服务质量问题,推动居民服务便利化、精细化、品质化发展。在巩固传统商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社区、家庭、健康、养老等生活性服务业。

(一)发展社区服务业。以便民利民为原则,多样化、实用化、个性化、便利化为目标,以乡镇为依托,优化村(社区)商业网点、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和业态配置,完善社区服务设施,拓展社区服务功能。建设集菜市场(点)、农副产品超市、便利店、快餐店、配送站、再生资源回收点及幼儿看护、病患陪护、美容美发、洗染、照相、居家修理等家庭服务为重点的商业综合服务中心。

(二)发展健康服务业。围绕提升全民健康素质和水平,逐步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业态丰富、结构合理的健康服务体系。鼓励发展健康体检、家庭医生、健康咨询、健康文化、文化娱乐、体育健身等多样化健康服务。

(三)发展养老服务业。依托武定狮子山旅游风景区打响武定“生态宜居地”品牌,建设就地养老与异地养老有机结合的康养基地,大力推进医养融合发展,完善健康养老服务产业链,形成集养生旅游、异地养老等为一体的健康养老产业体系。实施一批养老服务项目,促进养老服务业发展。

(四)发展家庭服务业。以村(社区)为依托,以品牌化、标准化、规模化、连锁化的经营模式,整合家庭服务资源,实现人力、信息、公共服务资源的优化配置,满足居民多样化、个性化的生活需求,重点发展家政、养老、健康、医疗等服务,积极拓展家庭用品配送、实物租赁、家庭救助、教育培训等服务,增强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水平。

第五章 保障措施

第一节 强化组织保障

建立由县分管领导为组长、相关部门及乡镇负责人为成员的武定县商务发展领导小组,健全商务工作统筹协调机制,推动部门、乡镇分工协作、信息共享、监测联动,形成促进商务发展的新合力。完善商务重大项目落地协同推进机制,制定年度实施计划,实行部门、乡镇领导负责制,明确部门、乡镇责任及任务分工,继续推行县级部门挂包对接服务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制度,切实推动商贸项目资金、技术、人才的引进和实施。加强规划实施管理,切实组织开展“十四五”规划中期评估和终期实施评价,对“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进行适时调整,全力推进“十四五”规划项目按照计划、步骤及进度实施,确保规划项目全面如期完成。

第二节 强化政策保障

加强商务领域政策与产业、财税、金融、人才等政策的集聚整合,系统谋划现代商贸物流、电子商务发展等政策措施。加强商务领域政策研究,以重大政策创新为引领,重点推动商贸转型升级、贸易持续增长、内需消费扩大、开放型经济层次提升,加快制定相关支持政策。进一步完善商务领域统计运行监测分析体系,定期不定期开展商务运行分析和研判,加强研究推行适应新消费模式、新消费业态的统计方法,健全生产性服务消费、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统计口径和统计方法,加强服务贸易统计制度。

第三节 强化人才保障

(一)加强商务干部队伍建设。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强商之基、竞争之本、转型之要,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商务人才队伍。落实好干部标准,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商务干部队伍,强化基层商务干部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商务干部队伍学习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政治自觉、行动能力和专业水平。

(二)加强商贸物流业专技人才培养。加强人才需求预测和调查,制订人才培养计划。支持高等学校(院校)与企事业单位合作开设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等专业培训,建设电子商务培训孵化基地和创业基地,集聚一批领军人才和优秀团队。强化职业教育,提升技能水平,开展现代商贸物流领域的职业资质培训与认证工作,全面提升物流业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

第四节  强化要素保障

加强城乡空间规划与重点商业发展片区、商业网点规划衔接,优先保障大型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特色商业中心、新型商业中心的用地空间。联合开展商业发展空间的规划研究,加强商贸与旅游、文化融合发展,加大城乡空间商贸的开发和利用力度,推广商贸领域项目实施立体开发和空间综合利用。加强对县、乡配送中心、物流分拨中心、零售市场等重要商业设施用地的支持力度,并加快形成“批发集散+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的流通体系。预留一定商业发展弹性用地,为新技术应用、未来新业态的发展提供拓展空间。

解读《武定县“十四五”商务发展规划》

图解《武定县“十四五”商务发展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