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两个“五年规划”交替的重要节点年。一年来,县委、县人民政府团结带领全县各族人民,坚定信心、克难奋进,全力以赴抗大旱,努力破解发展难题,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夺取了抗旱救灾的全面胜利,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民生问题得到较大改善。
一、综 合
初步核算,全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GDP)240872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2.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7611万元,增长3.0%,拉动经济增长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73708万元,增长19.1%,拉动经济增长6.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79553万元,增长14.8%,拉动经济增长5.1个百分点。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对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8.2%、50%和41.8%,分别比上年下降8.2个百分点、上升2.4个百分点和上升5.8个百分点。
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6.4︰30.6︰33.0。全社会劳动生产率(即按从业人员计算人均GDP)为12833元/人。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为8606元,按公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GDP为8822元,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102195万元,占GDP的比重为42.4%,比上年上升1.3个百分点。
全县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3.8%。其中:食品价格上涨9.7%;烟酒及用品价格上涨0.1%;衣着价格下降0.2%;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下降0.3%;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价格上涨0.1%;交通和通讯价格上涨2.1%;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0.8%;居住价格上涨2.4%。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上涨3.3%。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总水平上涨4%。
年末全县从业人员187794人,比上年增加191人。其中:从事农业产业131559人,占70.1%,比上年上升0.2个百分点;从事非农产业56235人,占29.9%,比上年下降了0.2个百分点。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95%,城镇化水平(城镇化率)22.3%。
二、农 业
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158216万元,按可比价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3.84%。其中:农业产值56748万元,增长3.31%;林业产值4860万元,减27.92%;畜牧业产值86724万元,增长5.29%;渔业产值766万元,增长2.46%;农林牧渔业服务业产值9118万元,增长18.21%。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364474亩,比上年增加23673亩,增长6.95%。经济作物种植面积184708亩,比上年增加24772亩,增长15.49%。其中:烤烟种植面积62260亩,增加12342亩,增长24.72%;油料种植面积23362亩,增加2258亩,增长10.7%;蔬菜种植面积91639亩,增加11354亩,增长14.14%。
全年粮食产量89521吨,比上年减收4729吨,减5.02%。其中:秋粮72682吨,增收1240吨,增长1.74%;晚秋粮食产量3651吨;夏粮13188吨,减收9620吨,减42.18%。
全年完成造林面积50000亩,森林综合覆盖率55.3%。
表1:主要农、林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
产量(吨) |
比上年增长(%) |
水稻 |
32926 |
-9.17 |
小麦 |
6307 |
-40.11 |
玉米 |
33529 |
18.25 |
豆类 |
5216 |
-32.4 |
薯类(折粮) |
6473 |
4.84 |
烤烟 |
11124 |
34.22 |
油料 |
1587 |
-52.85 |
药材 |
926 |
28.43 |
蔬菜 |
68140 |
-4.46 |
水果 |
10755 |
-3.36 |
板栗 |
993 |
-7.11 |
花椒 |
68 |
-6.31 |
核桃 |
431 |
54.48 |
全年肉类总产量48274吨,增长6.19%;禽蛋产量949吨,增长5.68%;蜂蜜产量122吨,减10.29%;水产品产量640吨,增长2.4%。大牲畜出栏58512头,增长2.56%,年末存栏116278头,增长0.37%;生猪出栏338327头,增长8.06%,年末存栏215233头,增长1.76%;羊出栏171554只,增长3.05%,年末存栏178658只,增长1.04%;家禽出栏4997129只,增长2.97%,年末存栏1678607只,增长3.45%。
年末常用耕地面积261786亩(不含临时性耕地),其中:水田101445亩,旱地160341亩;有效灌溉面积143141亩,农业机械总动力18399万瓦特,增长7.5%;农用拖拉机5109台,同比增长8.4%。农村用电量3075万度,增长3.7%;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13143吨,减0.3%;农药施用量229吨,减9.13%。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现价)201607万元,增长20.12%。其中:国有经济8856万元,增长0.56%;私营经济143106万元,增长36.38%;个体经济49645万元,减6.6%。
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值65604万元,增长26.91%(同口径比),增加值22382万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29.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6025.2万元,减39.45%;利润总额实现3349.8万元,减46.75%;主营业务收入实现59591万元,同比增长32.15%。
表2: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名 称 |
单位 |
产 量 |
增减(%) |
水 泥 |
吨 |
15100 |
-20.09 |
砖 |
万块 |
8625 |
29.80 |
瓶装饮用水 |
吨 |
166500 |
23.33 |
白 酒 |
吨 |
3648 |
12.66 |
炸 药 |
吨 |
11499.99 |
-4.17 |
铜 精 矿(金属吨) |
吨 |
1571.33 |
14.45 |
铁 矿 石(原矿) |
吨 |
1359208.9 |
-10.32 |
铁 矿 石(精矿) |
吨 |
66861.68 |
-25.7 |
钛 精 矿 |
吨 |
185113 |
-17.91 |
钛 白 粉 |
吨 |
2164 |
27.82 |
木 纹 石(板材) |
平方米 |
720200 |
73.54 |
木 纹 石(荒料) |
立方米 |
20186 |
-43.5 |
高 钛 渣 |
吨 |
43998.21 |
51.19 |
全县25个(含外地20个)资质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40040.2万元,比上年增长27.48 %,实现利润1424.8万元,增长66.86%,实现税金479.3万元,增长329.48%。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7012万元,比上年增长33.87%。其中:城镇投资82460万元,增长42.28%;农村投资31083万元,增长40.41 %;农村私人投资12859万元,增长27.92%;房地产投资20610万元,增长4.78%。其中:商品住宅投资19759万元,增长91.46%。房屋竣工面积464208平方米,减1.1 %。商品房销售额16766万元。其中,期房销售额14201万元,占商品房销售额的84.7%。建筑工程投资81407万元,增长28.02%;安装工程投资5405万元,增长21.9%;在城镇投资中,国有单位投资60281万元,增长27.05%;非国有单位投资27418万元,增长160.93%。全年新增固定资产53716万元,比上年减0.16%。新开工项目106个,比上年增长1.12倍。
五、国内外贸易及招商引资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9752.9万元,比上年增长20.09 %。按城乡分,城镇实现39070.5万元,增长21.27%;乡村实现20682.4万元,增长17.93%。按经济类型分,公有经济实现4901.9万元,减17.83%,其中:国有经济实现1715.4万元,减61.99%;非公有经济实现54851万元,增长25.26%。非公有经济消费品零售额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91.8%,比上年上升3.8个百分点。
全年共实施招商引资项目35个,累计到位资金67924万元,同比增长30.4%。其中:省外资金11794万元,省内州外资金56130万元。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
县内公路通车里程1669.897公里(含村道),其中:高速公路51公里。全年完成客运量289.19万人,增长58.5%;客运周转量9105万人公里,增长9.5%;货运量62.4万吨,减2 %;货运周转量6461万吨公里,增长4.6 %。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7807万元,其中:邮政业务总量529万元,增长25.36%。年末拥有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123782部,户均1.6部,其中:移动电话用户达102999户,互联网用户达8290户。
全年共接待游客90.4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3.17%,实现旅游总收入31248.84万元,增长44.43%。其中:狮子山景区接待游客31.7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239.8万元,同比分别减7.55%和5.22%。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
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30606万元,比上年增收6891万元,增长29.06%。其中:上划中央“两税”收入8615万元,增长15.59%;上划中央和省级所得税收入2407万元,增长20.17%;上划省级耕地占用税85万元,同比增长1.83倍;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9499万元,增长37.04%。地方一般预算支出82312万元,增长8.09%。
金融机构年末人民币存款余额278488万元,同比增长16.42%,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171680万元,增长28.24 %。金融机构年末人民币贷款余额173644万元,增长22.2%。
全年县内保险公司保费收入4758万元,已决赔款1614万元。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县在校学生40639人,专任教师2510人。其中:普高在校学生3483人,专任教师172人;初中在校学生10839人,专任教师971人;小学在校学生21830人,专任教师1303人;幼儿园在校学生3879人,专任教师103人。
全县学龄儿童入学率99.5%,初中学龄人口入学率99.32%。
全年上报省州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10项,其中:省级立项3项,州级立项4项。受理专利申请8件,批准专利8件。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共有专业艺术表演团体1个,图书馆1个,藏书量11万册,电视覆盖率98.8%,广播覆盖率97.7%。
全县医疗机构16个,其中:县级医疗机构2个,乡镇卫生院1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妇幼保健站1个,卫生监督所1个,民营医院1个。有卫生技术人员564人,其中: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261人。医院和卫生院床位729张,其中县级医疗机构床位517张。
全年体育健儿参加州级及以上体育竞技比赛获得奖牌50枚,其中:金牌21枚、银牌16枚、铜牌13枚。
十、人口、人民生活、扶贫和社会保障
据统计,全县常住人口28.05万人,出生率11.76 ‰,死亡率7.33 ‰,自然增长率为4.43‰。按公安户籍人口统计,年末全县总人口273340人,比上年增加588人。其中:农业人口248302人;非农业人口25038人。总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148905人,占总人口的54.48%,其中彝族人口85345人,占总人口的31.2%,占少数民族人口的57.3%。百人以上少数民族有彝族(85345人)、傈僳族(31168人)、苗族(22758人)、傣族(7457人)、回族(1008人)和哈尼族(750人)。全年出生人口5879人,死亡人口5600人;男女性别比(以女性为100计算)为104。
全县年末在岗职工人数10245人,工资总额27572万元,职工年平均工资26850元,比上年增长9.7%。
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223元,比上年增加365元,增长12.7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018元,比上年增加1279元,增长9.31%。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 52.8%,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0.58%。年末全县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44.27平方米,农村人均住房面积34平方米。
全年共投入扶贫资金6609万元,完成58个整村推进,搬迁83户356人,解决人畜饮水3200人、4600头。年末低收入人口134648人。
参加养老保险职工3724人,参加失业保险职工6627人,参加医疗保险职工12057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234261人,参合率达93.76%。
全年有8990户24928人领取最低生活保障金,其中:城镇3971户7705人,农村 5019户17223人。民政优扶革命伤残军人107人、在乡复员军人419人。有养老院11个,收养515人。
注:1、本公报数为初步统计数。
2、生产总值(GDP)、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
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达5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
4、有资质建筑企业是指资质在四级以上在我县从事建筑施工的企业;
5、全县常住人口为初步预测数,最终以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公报数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