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定县人民政府
首页 >> 公开信息内容

政府工作报告(2016年1月18日在武定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索  引  号:11532329015178442p-/2018-0516026 公文目录:政府工作报告 发文机关:武定县政府办 成文日期:2016年01月18日 发文字号: 主  题  词: 标      题:政府工作报告(2016年1月18日在武定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发布日期:2016年02月24日


政府工作报告

——2016年1月18日在武定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县人民政府代理县长 李 坚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 报告工作,请各位代表连同《武定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一并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攻坚克难,“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

2015年是“十二五”的收官之年。在州委、州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县人民政府主动适应新常态,积极应对复杂经济环境和经济下行压力等困难,经过全县各族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除财政总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外,完成和超额完成了县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发展目标。全年预计(下同)实现生产总值55.4亿元,增长11%;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67.3亿元,增长29.4%;完成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9979万元,与上年持平;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9亿元,增长12.5%;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26907元、7660元,分别增长10%、13%;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2.8%;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州下达指标之内。

一年来,我们重点抓了7个方面的工作:

(一)农业经济持续增长。累计完成水利固定资产投资3.72亿元,羊旧水库实现下闸试蓄水;完成中低产田地改造2.4万亩、土地整治0.62万亩;兑付农作物良种等惠农补贴3245万元;引进投资500万元以上的农业龙头企业11户,流转土地、林地4万亩,农业种植组织化、规模化程度不断提高。加大武定鸡品牌培植力度,黑山羊、肉牛、山猪等特色养殖标准化、产业化不断提升。全年粮食总产量达12.6万吨;畜牧业、林业、烤烟、中药材产值分别达14.4亿元、6.7亿元、3.4亿元、1.26亿元,完成烟叶税收7490万元。全年实现农业增加值15.5亿元,增长6%。全面实施农村能源建设和“以煤代柴”烘烤烟叶工程,完成营造林等生态建设工程5.3万亩、兑现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金1934万元。

(二)工业经济稳中有进。积极支持企业申报争取标准厂房补助、技改扶持、达规奖励、“两个10万元”培育工程和省级工业跨越发展资金等各类扶持补贴政策资金1025万元;设立中小企业互助资金和中小企业调头基金,有效缓解企业续贷难和到期贷款调头资金成本高等融资难题,华翔、永丰等12户企业获得了8500万元“助保金”贷款支持,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户,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7亿元,同比增长20%。多渠道融资推进园区建设,启动了总投资6340万元的禄金、大坪子2个工业片区道路硬化等基础设施建设;与云南中冶投资、中铁二十三局的融资合作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园区水、电、路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累计完成投资5.56亿元,新入园企业4户。云南云泓纸业有限公司年产30万吨机制纸暨瓦楞纸生产线建设等7个工业项目开工建设和加快推进,全年预计实现工业固定资产投资9.9亿元,增长36%。

(三)城乡建设快速推进。县城总体规划第三轮修改通过州级审查,完成了10个乡镇“一水两污”等规划编制工作。完成旧城改造狮山大道二期拆迁安置、市政主干道以及狮山大道东延长线二期建设,打通了县城东西轴主干道。553户棚户区改造进展顺利,亚行贷款北片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推进顺利。县城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成果得到巩固。启动了插甸等3个特色小集镇建设,完成51个州级“美丽乡村”建设及6269户农村危房改造和地震安居工程建设,深入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农村面貌不断改善。城乡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完成了国道108线武定境内76公里二级路提升改造和168.8公里农村公路路面硬化工程,武易高速、环州五谷箐至元谋凉山等公路顺利开工建设。旅游发展基础得到夯实,实施了狮子山停车场改扩建、景区公路及步行道亮化等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204万人(次),增长14%,实现旅游收入9.9亿元,增长18%。

(四)民生保障明显改善。完成民生支出16.6亿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80.9%。开展两轮“挂包帮、转走访”,精准确定了扶贫对象,落实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4亿元,白路整乡推进和4个行政村、29个自然村整村推进全面完成,发放农户产业扶持小额信贷资金1亿元。教育事业协调发展,思源实验学校主体工程完工,下达“两免一补”资金5232万元、发放助学资金463万元;适龄儿童入学率、初中毛入学率、高考总上线率分别达99.95%、123.94%、94.9%。人民群众健康保障水平不断提高,新农合参合率达99.12%,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5‰。积极开发就业岗位,发放创业贷款1934万元,全县城镇新增就业20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12%。建立了社会保险参保数据库,登记率达100%。累计发放城乡低保金和各类社会救助资金1.27亿元。建成公租房、廉租房1961套,有效解决5883人的住房困难。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成效显著,县图书馆及县城体育广场大舞台竣工投入使用,群众性文体活动蓬勃开展。落实民族宗教项目资金1347万元,民族团结进步,宗教和谐稳定。国家级生态县创建工作有序推进,污染减排目标任务超额完成,水环境污染防治工作不断加强。

(五)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农村综合改革持续推进,启动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和不动产统一登记等工作,完成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稳妥做好政府职能转变,有序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和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组建市场监督管理局、卫生和计划生育局。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消行政审批事项50项,压缩137项行政审批事项办理时限,完成公务员职级并轨和县乡政府部门权责清单清理,146个为民服务中心(站)网络平台站点建成并投入使用,实现县、乡、村全覆盖,政府运转更加高效。积极推进养老保险、工资津贴和教育、卫生综合改革。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实行了“三证合一”、“一照一码”①。“营改增”试点、预算等财税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强化政府债务管理,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积极探索PPP融资模式,与亚行、农发行、太平洋建设集团等融资合作取得新突破。对外开放成效显著,强化项目储备和推介,全年共实施招商引资项目105个,到位资金50亿元,增长26.7%。

(六)依法行政扎实推进。严格执行“三重一大”事项报告和重点建设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水平进一步提升。“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专题教育深入开展,干部作风明显转变,政府执行力进一步增强。全面推进“平安武定”建设,完成“四五”依法治县和“六五”普法工作,全民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普遍提高。加强群防群治网络和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推行诉访分离和网上信访,抓实初信初访,有效化解各类矛盾纠纷。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群众安全感、满意度稳中有升。应急体系建设不断完善,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能力进一步增强。继续深化重点行业领域安全专项整治,有效防范了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七)规划编制顺利完成。以“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为统领,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统筹推进各类规划编制工作。完成“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和30个专项规划编制工作,通过策划、论证,充实“十三五”项目集群,1亿元以上项目规划达213项。“多规合一”②试点工作有序开展,“三线四区”空间管制③等工作取得初步成效。完成《乌蒙山片区武定区域发展与扶贫  攻坚“十三五”实施规划》、《楚雄北部金沙江流域武定综合扶贫开发规划》等6个专项扶贫规划和县、乡、村、组、户五级精准脱贫规划编制。“十三五”规划为未来五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理清了思路,描绘了蓝图,奠定了基础。

一年来,我们自觉接受县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县政协民主监督及社会舆论监督,推进了政府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全年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案219件、政协委员提案187件,面商率、满意率均达100%,所提问题得到较好落实。支持法院、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职权;支持工青妇、工商联等组织发挥自身优势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坚持统筹兼顾,国防动员、双拥共建、民兵预备役、人防等工作取得新成绩;监察、审计、统计、市场监管、外事侨务、气象、史志、档案、地震、红十字会等各项工作得到加强;妇女儿童、科技、老龄、残疾人等事业全面发展。

随着2015年工作的圆满收官,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全面完成。过去五年,是武定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五年来的发展历程充满了艰辛、铸就了辉煌,谱写了武定人民奋发有为、勇往直前建设美好家园的新篇章,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过去五年,是武定综合实力大幅提升的五年。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GDP、人均GDP、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分别增长13.6%、15.9%、36.7%、16.8%;财政总收入由3.06亿元增加到6.12亿元,年均增长14.87%;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由1.95亿元增加到4.99亿元,年均增长20.7%;全省县域经济发展考核排名由2011年的51位提升到2014年的19位。农村经济繁荣发展。农业总产值由“十一五”末的19.3亿元增加到28.9亿元,年均增长8.4%;五年累计收购烟叶6124.64万公斤,年均促农增收3.14亿元;粮食总产量年均增长7.08%,实现5连增,连续3年获得省政府粮食生产先进县表彰。工业发展取得新成绩。累计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21.6亿元,年均增长9.2%,“一园五片区”工业发展格局初步形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由2.2亿元增加到8.7亿元,年均增长31.1%。地产和旅游业全面发展。累计建成商品房81.47万平方米,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24.37亿元。旅游收入由“十一五”末的2.46亿元增加到9.95亿元。

过去五年,是武定城乡面貌大为改观的五年。项目建设屡现新高潮。累计争取下达中央和省州预算内投资项目176项,到位资金11.58亿元。羊旧水库、仁和水库、保障性住房、禄金工业园区等一批重点建设项目顺利实施。城镇化水平迈出新步伐。累计完成市政基础设施投资4亿元,新建、改造市政道路6.6公里,完成了县城供排水管网改造、燃气管道建设,县城污水和垃圾处理厂建成投入使用。县城建成区面积由“十一五”末的3.8平方公里拓展到7.42平方公里,城镇化率由20.5%提高到30.77%。交通基础设施快速推进。累计完成交通基础设施投入7.27亿元,是“十一五”期间的2.13倍。昆武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武易高速公路开工建设,完成通村公路硬化532.6公里。农田水利设施不断夯实。累计完成水利设施投入10.94亿元,是“十一五”期间的2.6倍。完成19件小(一)型、52件小(二)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完成中低产田地改造和土地开发整理23.3万亩。

过去五年,是武定民生保障明显改善的五年。投向民生领域的财政资金大幅增加,累计达61亿元,比“十一五”期间净增40亿元,增长1.92倍。全县累计拨付支农资金14.65亿元,比“十一五”期间净增10.6亿元。城乡低保、社会救助等保障体系不断完善,政策覆盖面逐年扩大,补助标准不断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9%,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养老保险覆盖率分别达100%、94.1%。教育投入累计达16.98亿元,新增校舍面积16.3万平方米;累计建成保障性住房5726套、棚户区改造990户、农村危房改造和地震安居工程13018户。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5018元增加到26907元,年均增长13%;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3223元增加到7660元,年均增长17.4%。

过去五年,是武定发展活力显著增强的五年。以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等为主的农村综合改革顺利推进。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领域改革深入推进。政府预算体系、融资管理体制等经济领域改革取得新进展,民间资本逐步进入基础设施、基础产业、金融服务和社会事业等领域。政府机构改革和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等行政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完成了科技服务中心、蜂产品加工厂、武定宾馆等县属集体企业改制。对内对外开放力度不断加大、领域不断拓宽,加快融入昆明半小时经济圈,积极推动禄武同城发展,主动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招商引资额由“十一五”末的11亿元增加到“十二五”末的50亿元,年均增长35.36%。

各位代表,五年来,我们坚持解放思想、克难奋进,把贯彻中央、国务院精神和省州党委、政府决策部署与武定实际紧密结合,顺应时代发展和人民期盼,推动武定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跨越,积累了弥足珍贵的经验:一是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创新发展思路,优化经济结构,统筹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二是必须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重大使命,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抢抓机遇,奋力实现后发赶超、跨越发展。三是必须把项目建设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抓手,全力争取项目实施,着力推进脱贫攻坚,充分发挥投资促增长、积后劲、保民生的关键作用。四是必须把改革开放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强大动力,用改革的思维拓宽发展的思路,用改革的办法破解发展中的难题。五是必须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终目的,坚持人民利益至上,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县各族人民。六是必须把作风建设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打造作风务实、敢于担当的干部队伍,切实增强执行力,推动武定跨越发展。

回顾过去五年,我们深感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州委、州政府和县委坚强领导、正确决策,县人大及其常委会、县政协有效监督、积极参与,全县各族干部群众团结一致、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各族人民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向给予政府工作支持帮助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驻武部队、武警官兵、工商联、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所有关心、支持武定发展的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临艰巨挑战,经济社会发展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收支矛盾突出,财政刚性支出大,税收比重偏低。二是农业基础设施依然薄弱,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难度加大。三是脱贫攻坚任务艰巨,贫困面大、程度深,克期脱贫摘帽任务较重。四是工业产业单一、结构不优,园区基础设施不配套,产业集聚能力不强,难以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市场低迷,融资困难,企业生产经营举步维艰。五是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不高,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任务依然十分繁重。六是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少数干部作风不严不实、不敢担当,工作效能亟须加强。这些问题,我们将采取更加务实有效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奋力拼搏,全力推进“十三五”跨越发展

“十三五”时期,是全县完成脱贫攻坚任务、与全国全省全州同步实现全面小康的决胜阶段。纵观全局,我们实现跨越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并存,但机遇远大于挑战,我县仍处于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从外部环境看,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及脱贫攻坚战略深入实施,滇中新区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滇中城市经济圈一体化建设全面提速,我州集中力量打造“一极一桥一品二区三基地”④的发展定位,为我县承接产业转移,加强区域合作提供了良好契机。从武定自身看,我们有较好的区位、交通、人文优势,是省委组织部“挂县包乡驻村联户”党建扶贫示范点。同时,我县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支撑产业发展的基础更加坚实,各族干部群众加快发展的愿望十分强烈。我们必须从容应对各种挑战,全力破解发展难题,充分发挥优势,用好机遇,努力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跨越。

根据县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县政府编制了《武定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我县“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思路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按照破基础建设瓶颈、补产业发展短板、赢脱贫攻坚战役、树进步和谐形象的要求,充分发挥资源、区位、文化和生态优势,打造“一极一园三县三基地”,即依托昆攀、联动两禄、融入滇中,全面参与滇中新区和滇中城市经济圈一体化发展,全力建设滇中城市经济圈北部增长极,打造昆明、攀枝花城市后花园,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县和金沙江对内开放合作经济带重点县,建设冶金建材产业基地、高原特色农业基地、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基地,确保与全省全州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十三五”时期,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建议为:全县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以上;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年均增长7%;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5%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以上;招商引资额年均增长3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1%以上;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0%、12%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5‰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城镇化率年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3.5%以内;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控制在州下达指标内。到2020年,与全国全省全州同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围绕上述目标任务,“十三五”期间我们必须抓好5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一)坚持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役。紧紧围绕“三年脱贫攻坚,两年巩固提升,到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目标,深入实施五年脱贫攻坚行动计划,整合项目资金,按照“五个一批”⑤的要求,集中力量抓好7大攻坚行动⑥,建立8项机制⑦,落实8个精准⑧,抓好16个到村到户⑨工作,着力打造美丽宜居乡村、易地扶贫搬迁示范村,积极将城市道路、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及城乡关联产业向乡镇、农村拓展,逐步构建产城一体、结构有序、功能互补、特色鲜明、整体优化的现代城乡体系。到2020年,确保7个贫困乡镇如期“脱贫摘帽”,59个贫困行政村如期“出列”,7.95万贫困群众如期脱贫,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万元以上,与全国全省全州同步实现全面小康。

(二)坚持培育产业,切实提升县域经济实力。保持经济快速增长,不断提高县域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推进农业现代化。调优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结合产业扶贫,因地制宜打造优质烟叶、蔬菜、中药材、武定鸡、黑山羊等种养殖业规模化、标准化基地,扶持发展一批农产品加工企业和专业合作社,推动特色产业深度开发。完成志黑、阿庆争、大板桥等一批水源工程建设,新建2万件以上山区“五小水利”工程,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抗风险能力,确保粮食安全,农户参与产业化经营的比例达85%以上。推进工业转型升级。把壮大特色主导产业与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有机结合,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速发展天然药业、装备制造、互联网+等新兴产业,走技术集成、产业集聚、要素集约的发展道路,形成工业优势产业集群。力争工业增加值达33亿元,年均增长16%以上。推进旅游提质增效。强化精品景区建设,加快推进狮子山、己衣大裂谷开发建设,扶持壮大旅游市场主体,加快生态、休闲、养生等乡村旅游发展,着力打造罗婺民族风情走廊。强化精品线路打造,完善营销政策,创新营销方式,主动融入“昆大丽攀”旅游环线,使武定成为短线旅游目的地、长线旅游过境地,将武定打造为“滇中文化旅游强县”,到2020年,力争年接待游客400万人(次)以上,旅游总收入达20亿元以上。加快发展仓储、商贸物流以及电子商务、康体、养老等现代服务业,健全信息服务网络体系。

(三)坚持项目主导,不断夯实县域发展基础。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推动跨越发展的第一动力,打好“五网”建设⑩攻坚战。做实项目前期。县财政每年安排项目前期经费不少于2000万元,实行滚动使用。严格实行项目工作责任制、重大项目前期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和“一事一议”制度,认真研判国家产业政策导向,突出“五网”建设、产业发展、民生项目三大重点,充实项目储备库,确保项目命中率。积极谋划武定县通用机场、滇中城市经济圈城际铁路、武定至四川会理一级公路等一批重大项目。加快项目进度。按照“新建项目早开工、续建项目促进度、完工项目出成效”的要求,强化项目用地、环评、资金等方面的协调服务,抓好水、电、路等要素保障,对项目进行量化分解,责任到人、工期倒排、目标倒逼,确保重大项目建设推进有力,到2020年,力争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突破200亿元以上。严格项目管理。落实一个项目“一套班子、一套措施、一抓到底”,规范项目招投标、工程监理、资金使用环节,强化项目稽查,加大考核、奖惩力度,确保项目进度和工程质量。

(四)坚持民生为本,优先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实施好民生工程。不断加大投入,深入实施劳动就业、扶贫济困、百姓安居、社会保障、道路交通等民生工程。实现新增就业1万人以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0万人(次)以上。统筹推进人事人才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积极推进智慧城市⑪和海绵城市⑫建设,着力打造富有活力、特色突出的和谐宜居县城。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危房改造、棚户区改造步伐,基本解决城乡中低收入家庭和特困家庭的住房困难问题。全力实施农村公路建设,力争全县20户以上自然村通村公路硬化率达60%以上。完善保障体系,社会保险覆盖率达100%。发展好社会事业。新建、改扩建校舍32.7万平方米,加快学前教育发展,全面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推进德育创新、素质教育,完成全县教育信息化建设,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建立科学合理的分级诊疗服务体系,完成县妇幼保健院以及8个乡级、19个村级标准卫生院(所)建设,新建武定县人民中医院,实现90%以上患者在县内就诊,积极争创省级卫生县城、卫生乡镇和卫生村,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贯彻落实国家人口政策,推动资源环境与人口协调发展。加强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实施全民健身工程,力争城乡人均拥有公共文化体育设施1.5平方米以上,20%的自然村建设有公共体育设施。全面推进宽带通信、数字电视、新一代互联网“三网”融合,不断提高网络到村率。保护好生态环境。实施结构减排、工程减排和管理减排,推进污染减排,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大水污染防治力度,保障饮用水安全;强化大气污染防治,提高环境空气质量;推进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统筹城乡环保一体化发展。全县森林覆盖率达60%以上,县城区绿地率达30%以上。

(五)坚持和谐发展,切实维护社会稳定。依法履行政府职能,坚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改革发展,把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有机结合起来,健全完善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建立健全“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相结合的行政决策体系。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加强和改进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全面实施政府部门权责清单和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积极开展社会治理,加强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完善部门联动、乡镇互动应急处置长效机制,严控命案及恶性案件发生率。坚持完善不稳定因素摸排化解机制,加强县、乡、村三级社会矛盾调解平台建设。全面建设全国民族团结示范县,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加强特殊人群管理帮扶,完善社区矫正工作制度和保障体系。大力排查整治各领域安全隐患,坚决遏制较大以上事故发生。

三、全力以赴,努力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今年县政府的工作思路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县委十三届八次全会确定的“脱贫攻坚冲锋年”和“招商引资会战年”的要求,坚持把调优经济结构作为工作主线,把保持经济平稳快速增长作为首要任务,把脱贫攻坚作为主攻方向,把推进项目建设作为根本途径,把城镇化建设作为动力支撑,把改善民生作为目的要求,进一步扩大改革开放,坚定信心、狠抓落实,确保“十三五”开好局、起好步。

2016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建议为:全县生产总值增长11%以上;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7%;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0%以上;招商引资额增长3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以上;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10%、12%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5‰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城镇化率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3.5%以内;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控制在州下达指标之内。

围绕上述目标任务,今年重点要抓好10个方面的工作:

(一)凝心聚力,着力推进脱贫攻坚。围绕全年“减少贫困人口2.1万人”的年度目标,举全县之力投入脱贫攻坚战役。强化扶贫责任落实。严格执行脱贫攻坚工作考核一票否决和追责问责机制,认真落实脱贫攻坚乡镇主体责任和部门包保责任,建立健全县委县政府统一领导、县级领导全力推动、县级部门精心指导、乡村组织认真落实、驻村工作队履职尽责、挂点联系单位倾力帮扶、群众主体作用充分发挥的“七位一体”责任落实体系。加大投入,县级财政资金投入不少于1000万元,一般公用经费压缩10%以上,推进专项扶贫。强化扶贫基础建设。建立“以县级为平台,以财政资金为主体,引导金融和社会资金参与”的资金整合机制,突出通村公路、村间道路、危旧房改造、安全饮水、农村环境整治等重点,统筹实施好年度扶贫项目,集中力量解决贫困群众生产生活问题。全年争取完成专项扶贫投资2.48亿元,完成整村推进项目30个、危旧房改造4500户、易地扶贫搬迁2038户12370人。启动东坡、发窝、万德3个整乡推进项目,确保全县每个乡镇各建成2个整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示范点和2个整村旧村变新村安置示范点,打造6个集镇集中安置点。强化产业扶贫。以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为重点,因村、因户施策,实施产业扶贫项目20个。组织培训贫困劳动力1200人(次),转移输出1850人(次)。

(二)加大投入,着力夯实三农基础。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业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加快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万德自乌、己衣更德等土地整治项目。加快推进仁和水库、保处鲁水库、14件小(二)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和“五小水利”重点县工程,争取土瓜地水库扩建项目开工建设,抓好志黑中型水库和阿庆争、大板桥两个小(一)型水库前期工作。加快发展现代农业。高标准编制好《武定县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2015—2025)》。抓好良种良法推广、高产创建等增产措施的落实。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抓好农业标准化和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种植烟叶8.53万亩、花卉2000亩、人工食用菌35万平方米,出栏武定鸡412万只、生猪52万头、黑山羊21.7万只,新增核桃10000亩、芒果5000亩、花椒20000亩。投入县级财政资金500万元,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种养殖基地的扶持、培育力度,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支持武定鸡、山猪火腿等特色食品加工企业做强做大。着力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全力做好协调配合,完成武易高速公路武定段征地拆迁工作,确保项目顺利推进;启动武易高速公路狮山镇连接线建设;完成国道108线县城及高桥过境线、元谋凉山至武定环州五谷箐、环州万松山林区等县乡公路建设,完成全县20户以上自然村公路外业调查及规划等工作;做实武定至四川会理一级公路、己衣至禄劝汤郎、高桥沙拉箐至东坡、东坡至己衣等联网公路前期工作。

(三)优化结构,着力推进新型工业化。以项目建设为载体,以结构调整为主线,推动全县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和做大做强。加快工业转型升级。积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着力实施好永丰钛业公司和玉宏冶炼厂年产6万吨高钛渣技改搬迁建设等一批技改项目;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加快推进三月山风电场等一批新兴产业项目建设,提高新兴产业在全县工业经济结构中所占的比重。坚持大项目带动。重点实施云泓纸业有限公司新建年产30万吨机制纸暨瓦楞纸建设项目和清大太阳能公司新建五金产业园中园等过亿元的大项目。积极论证投资3.5亿元的浙鑫铝业年产200万辆汽车/摩托车铝轮毂及10万吨特种铝材铝合金锭项目等一批储备项目,全力培育工业经济的龙头骨干。强化帮扶服务。加大企业帮扶力度,优化企业发展环境,确保企业资金链不断、市场不丢。鼓励支持全民创业。加大对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等重点创业群体的服务保障,加快民营经济发展,民营经济增加值增长11%以上。

(四)统筹城乡,着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突出市政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乡公共服务功能,着力提升人居环境。加快县城建设。加快完善县城路网体系建设,依托亚行贷款县城北片区市政道路建设等项目,加快北片区建设向禄劝县城延伸。完成县城南片区物流综合市场项目征地拆迁工作,启动项目建设;加大旧城改造力度,实施好棚户区改造、保障性住房、狮山大道二期建设项目。积极做好协调服务,落实好各项政策,引导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加强城市管理,积极创建省级园林县城,完成县城绿化和垃圾清运市场化管理,谋划数字化城管。加快小城镇建设。加快插甸、己衣小集镇建设和高桥、猫街等小集镇前期工作,完成东坡集镇街道提升改造。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启动高桥、插甸等“一水两污”项目建设,完善集镇功能,着重治理集镇“脏、乱、差”等问题。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推进一批村内道路硬化、村庄绿化和生活污水、垃圾处理等工程,打造一批“村庄秀美、环境优美、生活甜美、社会和美”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积极整合项目资金,启动10个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试点村建设,完成5个省级示范村建设。完成乌东德水电站建设移民安置实物指标分户建卡、搬迁安置协议签订工作,启动集中安置点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五)抓实项目,着力增强经济发展后劲。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的意识,全力争取、实施好一批重点项目。全力做好项目储备工作。紧盯国家宏观政策和产业导向,挖掘一批产业发展关带动能力强、经济效益好的大项目充实到项目库,加大前期投入,提高项目申报和资金争取的成功率。扎实做好清河风电场、影视文化旅游小镇、武定地下城市综合管廊等30项重点项目的前期工作,落实各项开工条件。持续强化项目争取。全力打造“领导带动、活动推动、部门联动、企业主动”的项目争取工作新格局,争取将民族团结示范县、乌东德电站移民安置点、县城风貌改造提升等一批事关全县发展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纳入国家专项建设基金和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的盘子。全力推进项目建设。推进禄金工业片区基础设施建设、逸景华都房地产开发建设、仁和中型水库、己衣扶贫整乡推进等30项重点续建项目;实现大丫口风电场、秀坤山庄片区旅游地产综合开发、狮山大惠艺术陵园等60项重点新开工项目开工建设。抓好建设项目开工率、完工率、资金到位率和支付率。

(六)改革创新,着力优化发展环境。坚持把优化环境作为推动发展的“第一引擎”,敢于触及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把优化发展环境建设向纵深推进。稳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⑬。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率,加快培育新的发展动能。继续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稳步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和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简化审批流程,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和简政放权,激发市场活力。全面实施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完成全县公务用车改革工作。继续深化财税、投融资等经济领域改革。认真贯彻新预算法,深化绩效预算改革,硬化预算约束,防范和化解政府债务风险。推进乡镇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强化收入征管。坚持“投、融、建、管、营”结合,创新投融资模式,拓宽融资渠道,积极探索推行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争取专项建设资金支持,规范开展土地储备等融资工作,严厉打击非法集资行为,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继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全面启动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促进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继续抓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盘活森林资源资产;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抓好供水等价格改革。继续深化社会事业领域改革。抓好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推进县乡村医疗服务一体化管理,有效整合县域医疗资源。加快殡葬制度改革,加快农村公益性公墓项目建设。继续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推动社会组织综合管理、基层治理体制机制、户籍制度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新进展。

(七)借力发展,着力抓好招商引资。只有栽好梧桐树,才能引得凤凰来。加快招商平台建设。继续加大与云南中冶投资、中铁二十三局等企业的融资合作建设力度,实施好园区道路硬化工程、供排水工程、禄金园区污水处理厂和牡丹(禄金)110kV输变电工程,不断提升工业园区的配套功能和承载能力,为扩大招商引资打造发展新平台。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以产业为重点,以质量为核心,全力开展产业链招商、行业龙头招商、企业以商招商,确保引进州外到位资金65亿元以上,实际利用外资700万美元以上。加强签约项目的协调和服务,强化要素保障,促进项目落地。完善招商引资考核办法,重点考核合同履约率、资金到位率、项目开工率、建成投产率,提升招商引资实效。

(八)保护生态,着力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以生态文明建设先行试点县为抓手,推进生态、民族文化和旅游资源的深度融合,着力打造宜居新家园。加强生态保护。继续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着重抓好1.5万亩新一轮退耕还林工作,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严厉打击乱砍盗伐林木行为。积极做好节能减排工作,鼓励企业推广应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推行清洁生产。更加注重生态保护,全面开展勐果河、水城河、菜园河、乌龙河和金沙江“四河一江”流域生态综合治理,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和矿山生态环境保护,进一步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抓好3个省级生态文明乡镇及51个州级生态村创建工作,为加快发展文化旅游业提供良好的生态条件。着力打造休闲度假文化旅游胜地。继续推进狮子山旅游景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和万松山、新村湖等景区规划编制工作。加快推进喜鹊窝温泉旅游度假区(原依云温泉旅游小镇项目)、狮子山、己衣大裂谷等一批旅游项目的合作开发、宣传推介工作。加强行业管理。以县城为中心,以产业化发展为方向,以品牌打造为重点,推进旅游标准化建设,努力提升“吃、住、行、游、购、娱”旅游产业要素发展规模、质量、效益和水平,带动第三产业健康发展。

(九)改善民生,着力增进人民福祉。以增进民生福祉为目的,着力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全力推进就业再就业工作。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300个,新增就业2000人,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8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建立健全广覆盖的社会保险制度,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覆盖率分别达100%、95%。完善城乡救助和救灾应急体系建设。完善以最低生活保障、五保供养、临时救助和灾害救助为重点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改扩建发窝、东坡、环州3个乡敬老院,力争“五保”集中供养率达80%以上。鼓励社会资本兴办福利机构,抓好德润养老服务中心、大同医养服务中心等养老康体服务项目建设。提升办学综合水平。完成思源实验学校、狮山镇中心幼儿园建设和2016年“改薄”任务及城南小学项目前期工作。加快卫生事业发展。提高基本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质量,推进贫困地区农村预防保健体系试点建设。抓好艾滋病防治、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等工作,有效应对突发卫生事件。贯彻落实国家人口政策,提高出生人口质量。加强专项社会事务管理和民族宗教等事业,巩固提升“双拥先进县”成果,争创“双拥模范县”。做好地名和勘界工作,推进第二次地名普查,完成村、社区换届工作。深化“平安武定”建设,加强信访维稳、社会治安防控和生产、交通、消防、市场监管等工作,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提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

同时,今年我们将全力抓好10件民生实事。一是打通陵园路、镇中路至罗婺彝寨通道,缓解县城交通压力。二是完成农业局至“云岭苗族第一村”道路建设,启动环城西路、县城永武高速公路联络线、镇中路、文化路、北城大道建设。三是完成4500户农村危房改造和2038户易地扶贫搬迁。四是完成10000个烟草水窖项目建设。五是完成4.6万亩中低产田地改造和9859亩土地开发整理。六是完成24个美丽乡村建设。七是实施东坡、发窝、万德3个乡镇扶贫整乡推进项目。八是完成县妇幼保健院搬迁建设。九是完成3个乡镇敬老院扩建,3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十是完成己衣学校及7个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

(十)依法行政,着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坚持依法行政。自觉接受县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县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做好人大建议议案和政协提案的办理工作。扎实推进“五五”依法治县和“七五”普法工作,推动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成为全社会共识。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支持社会组织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增强社会自治能力。扎实推进政务公开,积极推行权责清单制度,增强政府公信力。强化政府执行力。巩固“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专题教育成果,把“严”和“实”作为转变作风的中心环节,加大行政问责及跟踪、督查、考评力度,进一步增强政府系统干部职工的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对于县委、县政府的工作部署,一项一项、不打折扣,认真执行、一抓到底,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加强廉政建设。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切实履行好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认真抓好政府系统廉政建设,不断完善和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加强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监督,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牢固树立勤俭办一切事情的思想,不断加强对各个领域的审计和监察工作力度,力争把有限的财力都用于惠民生、促发展上,全力打造为民务实清廉政府形象。

各位代表,风劲潮涌,自当扬帆破浪;任重道远,更须策马扬鞭。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精诚团结,开拓奋进,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只争朝夕的精神、攻坚克难的锐气、勤政务实的作风,为开创武定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新局面、创造武定人民更加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奋斗!

政府工作报告名词解释

(仅供参考)

➀ 三证合一、一照一码:按照“一窗受理、互联互通、信息共享”模式,将原来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以下统称企业)登记时依次申请,分别由原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工商营业执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核发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部门核发税务登记证,改为一次申请、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核发一个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的登记制度。“三证合一”中的“三”是指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三个证照;“一照一码”中的“一照”是指新营业执照,“一码”是指统一代码。

② 多规合一: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为依据,强化城乡建设、土地利用、环境保护、文物保护、林地保护、综合交通、水资源、文化旅游、社会事业等各类规划的衔接,确保“多规”确定的保护性空间、开发边界、城市规模等重要空间参数一致,并在统一的空间信息平台上建立控制线体系,以实现优化空间布局、有效配置土地资源、提高政府空间管控水平和治理能力的目标。

➂ 三线四区空间管制: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用途管制”的基础上,增加了“空间管制”的概念,形成“三线四区”空间管制形态。其中,“三线”指城乡建设用地规模边界、城乡建设用地扩展边界、禁止建设用地边界;“四区”指建设用地边界划定后,规划范围内形成允许建设区、有条件建设区、限制建设区和禁止建设区四个区域。

➃ 一极一桥一品二区三基地:2015年12月15日至16日召开的州委八届七次全会,提出了“一极一桥一品二区三基地”的发展定位,把楚雄州打造成为滇中城市经济圈西部增长极,连接长江经济带与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开放合作的桥梁,国际化、高端化的文化旅游品牌,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和全省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区,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重要的石化产业基地、冶金产业基地和绿色产业基地。

➄ 五个一批:在2015年11月27日至28日召开的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要实施“五个一批”(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工程,让脱贫攻坚战有了更加明确的战术思想。县委、县人民政府结合全县有7.95万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的实际,研究制定了贯彻落实措施,提出通过发展生产脱贫4.69万人,通过易地搬迁脱贫1.33万人,通过生态补偿脱贫0.54万人,通过发展教育脱贫0.47万人,通过社会保障兜底脱贫0.92万人,确保到2018年7.95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➅ 7大攻坚行动:片区集中攻坚行动、基础设施会战行动、产业提质增收行动、民生工程改善行动、社会事业推进行动、培训就业促进行动、生态恢复保护行动。

➆ 8项机制:建立精准扶贫机制、完善资金投入机制、部门联动机制、驻村帮扶机制、扶贫开发与基层党建“双推进”机制、社会参与机制、脱贫考核机制、脱贫激励机制。

➇ 8个精准:扶贫对象精准、扶贫目标精准、扶贫任务精准、扶贫措施精准、扶贫责任精准、驻村帮扶精准、资金投入精准、考核评价精准。

➈ 16个到村到户:乡村道路建设到村到户、水利基础设施到村到户、基本农田建设到村到户、电力保障工程到村到户、信息宽带网络到村到户、农村危房改造到村到户、产业扶持发展到村到户、金融扶贫支持到村到户、培训转移就业到村到户、教育扶贫工程到村到户、卫生扶贫工程到村到户、文体扶贫工程到村到户、生态建设工程到村到户、环境综合整治到村到户、科技扶贫工程到村到户、保障政策兜底到村到户。

➉ 五网建设:2015年云南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着力加快路网、航空网、能源网、水网、互联网‘五网’建设,形成有效支撑云南发展、更好服务国家战略的综合基础设施体系”。2015年8月31日,云南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五大基础设施网络建设5年大会战暨滇中城市经济圈高速公路网建设动员大会,正式开启云南路网、航空网、能源网、水网、互联网等五大基础设施网络建设的5年大会战序幕。

⑪ 智慧城市: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城市管理与发展(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响应。其实质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城市智慧式管理和运行,进而为城市中的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促进城市的和谐、可持续成长。

⑫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海绵城市建设应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应统筹自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系统性,协调给水、排水等水循环利用各环节,并考虑其复杂性和长期性。

⑬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供给、生产端入手,通过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这种改革具体而言是要求清理“僵尸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将发展方向锁定新兴领域、创新领域,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