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定县乡村振兴局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报告
(2021年度)
按照《武定县财政局关于开展2021年度部门整体和项目绩效自价工作的通知要求,单位及时召开了专题会议,研究部署2021年部门预算项目支出绩效自评工作,并成立绩效评价工作小组,党组书记、局长任组长,其他党组成员、副局长任副组长,各股室股长(负责人)任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主要是负责加强部门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现将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项目概况
2021年度我单位年初预算项目2个。即:劳动力转移培训项目,年初预算金额100万元,项目支出100万元。脱贫人口小额贷款贴息项目2472.29万元,项目支出2472.29万元。
具体明细情况如下:
序号 |
功能分 类编码 |
能分类名称 |
项目名称 |
预算金额 (万元) |
1 |
2130507 |
贷款奖补和贴息 |
脱贫人口小额贷款贴息项目 |
2472.29 |
2 |
2130599 |
其他巩固脱贫攻坚衔接乡村振兴支出 |
劳动力转移培训项目 |
100 |
合 计 |
2572.29 |
1.脱贫人口小额贷款贴息项目,年初预算2472.29万元。发挥信贷扶贫资金在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扶持特色、优势产业,培植增收致富产业,稳定巩固提高脱贫户收入,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乡村振兴发挥重要作用。
2.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项目,年初预算100万元。根据省委、省政府制定的《云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特别行动计划》,项目安排11个乡镇,年计划培训1000人,项目实施培训合格率达95%,就业率70%,培训对象为均为脱贫人员。确保完成2021年度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目标任务。
(二)项目绩效目标
1.实施脱贫人口小额贷款贴息项目是解决贫困群众发展生产、促进就业、增加收入、稳定脱贫的重要举措,通过扶贫小额信贷,及时解决了贫困户发展产业缺乏启动资金、周转资金、扩大生产规模基金等难题,贫困农户“造血”能力逐步提高,特色产业得到发展。
2.根据省委、省政府制定的《云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特别行动计划》,确保完成转移就业任务目标。技能培训针对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工种、不同的岗位需求,安排培训内容,设置培训课程,每期15天。对有劳动能力和有就业意愿的脱贫人口和易致贫返贫人口进行“菜单式”“订单式”培训,确保有就业意愿的脱贫劳动力掌握1—2项技能和实用技术,实现对脱贫劳动力100%的职业技能培训。年度计划培训1000人(技能培训1000人),培训对象全部是脱贫人口和易致贫返贫人口,培训合格率达95%以上,就业率70%以上。
(三)项目组织管理情况
1.我单位严格执行各项衔接资金管理使用规定,紧紧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振兴工作各项目标,精准瞄准建档立卡贫困户,突出重点区域,锁定民生工程,按当年的考核指标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主要用于建档立卡贫困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扶持贫困户和贫困村组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发展生产,在做好脱贫攻坚项目库的同时,组织实施好扶贫项目,及时拨付项目资金。
二、绩效评价工作开展情况
(一)绩效评价目的、对象和范围
1.绩效评价的目的。通过开展部门绩效综合评价,了解资金使用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资金管理是否规范、资金使用是否有效,检验资金支出效率,分析存在问题及原因,及时改进管理措施,不断增强部门股室的管理担当责任,有效提高资金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
2.绩效评价的对象。2021年财政预算下达到我单位的项目资金。
3.绩效评价的范围。2021年度财政预算下达到位的项目资金。
(二)绩效评价原则、依据、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评价标准、评价抽样等
1.绩效评价原则。一是实事求是科学规范的原则;二是紧扣计划设定目标的原则;三是公正公开和分级分类以及绩效相关原则。
2.绩效评价的依据。一是项目资金绩效目标申报表;二是财政预算下达项目资金文件;三是项目实施方案和签订的实施合同及项目实施完成报告;四是其他相关资料。
3.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本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主要为项目预期目标、项目实际完成情况、具体评价指标分一级、二级、三级指标和三级指标年度指标值及实际完成值等,评价得分采用百分制。详见各项目支出绩效自评表。
4.绩效评价方法。根据《项目支出绩效目标自评表》和项目实施前的《项目绩效目标申报表》的指标体系,逐项逐项查对比较各相关项目的实施方案、项目实施合同、项目完工报告及项目实现的目标等相关材料展开自评。
5.绩效评价标准。根据各项不同项目的《项目支出绩效目标自评表》设定分类的一级指标(产出指标、效益指标、满意度指标)、二级指标、三指标的实际完成指标进行百分制评分,按照预期目标,每完不成一项指标任务扣1分,满分为100分。
6.绩效评价抽样。一是抽查项目资金拨付到位情况,包括资金拨付到位时限相关凭据;二是抽查项目实际完成的任务目标和签订合同应完成的目标对比;三是抽查相关问题整改到位情况;四是主要抽查服务对象问卷满意度。
(三)绩效评价工作过程。
按照武定县财政局关于开展2021年度部门整体和项目支出绩效自评工作的通知要求,根据单位的实际情况,绩效评价工作分为前期准备、组织实施和分析评价三个阶段。根据项目绩效自评表的指标内容,了解项目情况,完善评价指标体系、依据评价指标体系收集评价资料、核实评价资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认真分析评价填制《项目支出绩效自评表》,然后撰写自评报告。
三、综合评价情况及评价结论
(一)绩效评价综合结论
根据武定县财政局关于开展2021年度部门整体和项目支出绩效自评工作的通知要求,单位开展预算下达安排项目目支出绩效进行了自评。具体评价内容包括预期目标、实际完成情况、项目绩效目标(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上级指标)、年度指标值四个方面,评价得分采用百分制。标准分值总分100分,对照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表,我单位最终评价得分为100分,自评等级为优。
(二)绩效目标实现情况
到2021年12月31日,我单位实际到位本级财政预算项目资金2572.29万元,实际支出2572.29万元,无结余资金。具体明情况如下表。
序号 |
功能分 类编码 |
能分类 名称 |
项目名称 |
预算 金额 (万元) |
指标 金额 (万元) |
已使用 金额 (万元) |
结余 金额 (万元) |
1 |
2130507 |
贷款奖补和贴息 |
脱贫人口小额贷款贴息项目 |
2472.29 |
2472.29 |
2472.29 |
0 |
2 |
2130599 |
其他巩固脱贫攻坚衔接乡村振兴支出 |
劳动力转移培训项目 |
100 |
100 |
100 |
0 |
合 计 |
2572.29 |
2572.29 |
2572.29 |
0 |
1.脱贫人口小额贷款贴息项目预算资金2472.29万元,资金完成率100%。项目贷款贴息资金共覆盖11个乡镇10244户脱贫户,贷款贴息利率4.75%,脱贫户申请贷款满足率达到100%,脱贫户满意度指标达到90%(含)以上。
2.劳动力转移培训项目预算资金100万元,资金拨付完成率达到100%。根据省委省政府制定的《云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特别行动计划》,完成计划项目1000人的劳动技能培训任务,培训合格率达到95%以上,培训对象均为全县脱贫户,培训输出就业率达到60%以上,培训对象满意度指标达到90%(含)以上。
四、绩效评价指标分析
(一)项目决策情况分析
评价指标包括政策依据、实施规划、管理制度等。一是项目符合我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的各项需要,符合预算资金下达通知文件规定要求;二是项目实施预定目标符合实际;三是项目符合申报条件, 项目申报、批复程序符合项目管理办法,项目绩效申报已经报县级财政、并录入财政预算项目库。
(二)项目过程情况分析
1.脱贫人口小额贷款贴息项目。(1)项目预期目标。脱贫人口小额贷款资金总存量额36563.4万元,全县10244户脱贫户,根据存量额和脱贫户数量测算脱贫户申请贷款户数及金额。(2)项目实际完成情况。完成年度申请且符合贷款条件农户的贷款需求100%,带动增加脱贫户人口户均全年总收入达到5000元。脱贫户持续“造血”功能得到逐步提高,特色产业得到发展。
2.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项目。(1)项目预期目标。计划通过云南春城人力资源职业技术培训学校等8家培训学校对11个乡镇1000人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进行劳动技能培训,计划户均每年增收5000元以上。(2)项目实际完成情况。完成培训计划各项任务,培训输出就业率达到60%以上,农户政策知晓率达到95%以上,满意度达到90%以上。
(三)项目产出情况分析
1.脱贫人口小额贷款贴息项目。(1)数量指标:脱贫户贷款申请满足率达到100%,项目覆盖乡镇11个。(2)质量指标:贷款还款率达到98%,贷款贴息利率贷4.75%,贷款风险补偿比例达8%。(3)时效指标:贷款发放及时率达到98%以上。根据项目前期计划,年度完成了既定的所有目标任务,达到了预期目标的100%。
2.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项目。(1)数量指标:完成1000人的劳动技能培训人数任务。(2)质量指标:培训合格率达到95%以上,培训对象认准率达到100%。3)时效指标:培训计划完成率100%,资金拨付完成率100%。培训对象满意度达到90%以上。达到了预期目标的100%。
(四)项目效益情况分析
1.劳动力转移培训项目。根据省委、省政府制定的《云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特别行动计划》,确保完成转移就业任务目标。完成2021年度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目标。
2.脱贫人口小额贷款贴息项目。完成年度申请且符合贷款条件农户的贷款需求100%,带动增加脱贫户人口户均全年总收入达到5000元。脱贫户持续“造血”功能得到逐步提高,特色产业得到发展。
五、主要经验及做法
2021年以来,我单位紧紧围绕巩固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州委、县委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相处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坚持和加强党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衔接乡村振兴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严格执行“党政一把手负总责、五级书记抓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责任制,建立健全科学高效的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振兴有效衔接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和工作体系,十八项巩固拓展衔接工程、“个十百”示范工程强力推进,脱贫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做好“八项衔接”,确保工作、政策、机构、队伍等有序衔接、平稳过渡,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紧扣工作重点,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脱贫地区经济活力和发展后劲明显增强,在共同富裕上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衔接乡村振兴工作走在全州前列。
(一)强化项目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一是衔接资金投向符合政策,专款专用,坚决避免资金分配的随意性。二是项目投向精准,确保衔接资金精准拨付、及时拨付,使有限的资金用到刀刃上。三是落实并改进和完善项目实施主体报账制度,强化报账管理,明确报账责任。衔接资金由项目实施主体进行报账,乡镇实施的项目实行乡镇报账制,县级部门直接实施的项目在部门进行报账,使资金、项目、核算无缝衔接,促进了项目建设进度和资金执行效率。
(二)强化项目全程监管,规范工程建设管理制度。建章立制,推动项目资金制度化管理。一是严格按照国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的各项政策和规划,科学分析研究,做好项目立项基础性工作,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项目库,统一项目申报、审批,避免重复立项、立项不实、选项不当等情况的发生。二是规范项目实施管理,做到资金到项目、管理到项目、核算到项目、验收到项目,严格管理项目工程质量,严格资金拨付使用程序,强化项目建设管理;对已完工项目加大竣工验收力度,及时办理工程结算及决算。三是严格实行项目检查验收考核制度,相关职能部门集中力量组成验收组,统一验收标准,对完工项目进行检查验收;实行项目追责制,确保项目发挥经济、社会效益。
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通过对项目支出情况分析,我单位目前在项目支出预算的编制、执行和管理过程中依然存在不足:由于财政财力有限,年初预算不足,主要是通过年中追加专项业务资金的方式来进行,对完成项目实施有一定的影响。
七、有关建议
(一)强化预算资金项目管理,提高单位预算执行力度。一是进一步细化预算编制,提高预算申报质量,尽量做到预决算统计口径一致;
(二)加强项目执行监管和跟踪,建立完善项目执行进度季度报告制度,为提高预算编制的精确度提供数据基础。
(三)加强实务学习与培训,切实提高部门预算收支管理水平。
八、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无。
附: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表(附件1-2)
武定县乡村振兴局
2022年10月20日
上一条:武定县图书馆2021年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报告和项目支出评价报告 |
下一条:武定县公安局2021年度部门整体和项目支出绩效自评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