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第十六届人民政府工作的开局之年。一年来,面对国际国内市场疲软、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不利因素,县委、县人民政府依靠和带领全县广大干部群众,一心一意谋发展,凝心聚力搞建设,按照“解放思想、求真务实年,园区建设、工业突破年”的要求,抢抓机遇,统筹协调,凝聚共识,乘势而为,扎实推进各项工作落实,实现了全县经济社会的平稳较快发展。
一、综 合
初步核算,全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GDP)405733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4.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0169万元,增长7.3%,拉动经济增长2.3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133447万元,增长22.5%,拉动经济增长7.6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132117万元,增长13.1%,拉动经济增长4.4个百分点。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对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6.33%、53.14%和30.53%,分别比上年下降0.37个百分点、上升5.64个百分点和下降5.27个百分点。
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4.5︰32.9︰32.6。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按从业人员计算人均GDP)为21300元/人。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为14642元,按公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GDP为14762元,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172174万元,占GDP的比重为42.4%,比上年上升0.3个百分点。
表1:2013年生产总值和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
单位:万元
| 指 标 | 生产总值 | 非公增加值 | ||
| 绝对数 | 比上年增长(%) | 绝对数 | 比上年增长(%) | |
| 合 计 | 405733 | 14.4 | 172174 | 17.4 | 
| 第一产业 | 140169 | 7.3 | 36491 | 9.0 | 
| 第二产业 | 133447 | 22.5 | 75043 | 24.5 | 
| 工业 | 108624 | 22.7 | 61266 | 25.7 | 
| 建筑业 | 24823 | 21.1 | 13777 | 19.1 | 
| 第三产业 | 132117 | 13.1 | 60640 | 13.2 | 
| 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 | 20962 | 5.9 | — | — | 
| 批发和零售业 | 28093 | 9.2 | — | — | 
| 住宿和餐饮业 | 12021 | 8.3 | — | — | 
| 金融业 | 10244 | 15.4 | — | — | 
| 房地产业 | 4314 | 9.0 | — | — | 
| 营利性服务业 | 7898 | 8.4 | — | — | 
| 非营利性服务业 | 48585 | 20.4 | — | — | 
 
 
全县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2.9%。其中:食品价格上涨5.3%;烟酒及用品价格下降2.6%;衣着价格持平;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下降0.8%;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价格上涨0.9%;交通和通讯价格上涨0.2%;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3.9%;居住价格上涨5%。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上涨1.8%。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总水平下降0.6%。
 
 
年末全县从业人员191187人,比上年增加1411人。其中:从事农业产业128726人,占67.3%,比上年下降0.8个百分点;从事非农产业62461人,占32.7%,比上年上升0.8个百分点。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1%,城镇化水平(城镇化率)27.03%。
二、农 业
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252630万元,按可比价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7.6%。其中:农业产值107480万元,增长6.7%;林业产值7380万元,增长8.1%;畜牧业产值126054万元,增长7.5%;渔业产值1318万元,增长37.9%;农林牧渔业服务业产值10398万元,增长14.1%。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409778亩,比上年增加14764亩,增长3.74%。经济作物种植面积224150亩,比上年增加10804亩,增长5.06%。其中:烤烟种植面积63130亩,减少3687亩,减5.52%;油料种植面积29733亩,增加4593亩,增长18.27%;蔬菜种植面积122577亩,增加7801亩,增长6.79%。
全年粮食产量121566吨,比上年增收5069吨,增长4.35%。其中:秋粮93926吨,增收14878吨,增长18.82%;晚秋粮食产量4085吨,减收213吨,减4.96%;夏粮23555吨,减收1817吨,减7.16%。
 表2:主要农、林产品产量
 表2:主要农、林产品产量
| 产品名称 | 产量(吨) | ±% | 
| 水稻 | 32978 | 5.69 | 
| 小麦 | 11117 | -10.46 | 
| 玉米 | 52050 | 6.76 | 
| 豆类 | 9591 | -3.71 | 
| 薯类(折粮) | 9491 | 27.84 | 
| 烤烟 | 12950 | -12.20 | 
| 油料 | 3855 | 12.75 | 
| 药材 | 691 | 57.76 | 
| 蔬菜 | 112044 | 9.39 | 
| 水果 | 11836 | 3.61 | 
| 板栗 | 1214 | 7.62 | 
| 花椒 | 80 | 6.67 | 
| 核桃 | 646 | 16.61 | 
全年肉类总产量56440吨,增长1.77%;禽蛋产量1198吨,增长3.72%;蜂蜜产量112吨,增长4.67%;水产品产量960吨,增长37.93%。大牲畜出栏59646头,减0.36%,年末存栏117875头,增长1.22%;生猪出栏427311头,增长3.17%,年末存栏271638头,增长9.68%;羊出栏182782只,增长4.92%,年末存栏184262只,增长0.04%;家禽出栏5406169只,增长2.68%,年末存栏1897784只,增长3.1%。
年末常用耕地面积289885亩(不含临时性耕地),其中:水田103771亩,旱地186114亩;有效灌溉面积145441亩,农业机械总动力25.76万千瓦,增长13.3%;农用拖拉机6011台,同比增长4.52%。农村用电量3544万度,增长4.6%;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14384吨,增长2.6%;农药施用量240吨,增长3.9%。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值196377万元,增长28.32%,增加值58478万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40.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13224万元,增长9.4%;利润总额实现6117万元,增长2.88%;主营业务收入实现167021万元,增长22.16%。
表3: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 指标名称 | 单位 | 2013年 | 2012年 | 同比增减% | 
| 铁矿石(原矿) | 吨 | 4303357 | 2063278 | 108.57 | 
| 铁精矿 | 吨 | 899521 | 333189 | 169.97 | 
| 铜精矿(金属吨) | 吨 | 4150 | 1805.72 | 129.81 | 
| 钛精矿 | 吨 | 474893 | 388336 | 22.29 | 
| 钛白粉 | 吨 | 1130 | 2934 | -61.49 | 
| 水泥 | 吨 | 48700 | 53008 | -8.13 | 
| 炸药 | 吨 | 12000 | 11999.4 | 0.01 | 
| 木纹石:板材 | 平方米 | 1980000 | 1430000 | 38.46 | 
| 高钛渣 | 吨 | 104807 | 117862 | -11.08 | 
全县8个资质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32355.5万元,比上年增长36.97%,实现利润1288.1万元,增长19.13%,实现税金1389.2万元,增长20%。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381021万元,比上年增长42.92%。其中:城镇投资280461万元,增长29.84%;农村投资100560万元,增长98.79%。在城镇投资中,建筑工程投资145595万元,增长37.61%;安装工程投资22418万元,增长34.38%;在城镇投资中,国有单位投资142011万元,增长128.63%;非国有单位投资138450万元,下降10.03%。全年新增固定资产160668万元,增长65.06%。新开工项目30个,下降23.08%。
按产业分,第一产业投资27384万元,比上年增长96.46%;第二产业投资154495万元,增长42.22%;第三产业投资199142万元,增长38.26%。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76700万元,比上年增长22.02%。商品房销售面积239345平方米,增长21.22%。商品房销售额97817万元,增长14.27%。
五、国内外贸易及招商引资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5260万元,比上年增长14.19%。按城乡分,城镇实现103199.3万元,增长14.72%;乡村实现52060.7万元,增长13.15%。按经济类型分,公有经济实现4944.2万元,减12.71%;非公有经济实现150315.8万元,增长15.36%。非公有经济消费品零售额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96.8%,比上年下降1.8个百分点。
全年共实施招商引资项目70个,累计到位资金275851万元,同比增长84.12%。其中:省外到位资金135506万元,同比增长129.55%。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
县内公路通车里程1487.5公里(不含高速、国道及省道)。全年完成客运量418万人,增长2.97%;客运周转量29476万人公里,增长11.3%;货运量93万吨,增长13.37%;货运周转量11060万吨公里,增长16.6%。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0105.9万元,其中:邮政业务总量514.9万元,增长10.9%。年末拥有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159458部,其中:移动电话用户150522户。
全年共接待游客164.3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2.07%,实现旅游总收入60460.74万元,增长38.25%。其中:狮子山景区接待游客53.99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398.05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8.58%和33.02%。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
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64301万元,同比增长17.2%。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3083万元,增长17%;上划中央及省级收入21218万元,增长17.62%;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合计156284万元,增长0.89%.
 
 
金融机构年末人民币存款余额519766万元,同比增长19.55%,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302287万元,增长18.67%。金融机构年末人民币贷款余额291239万元,增长15.66%。
全年县内保险公司保费收入8905.9万元,已决赔款2612万元。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县在校学生39294人,专任教师2449人。其中:普高在校学生4025人,专任教师179人;初中在校学生9636人,专任教师869人;小学在校学生19957人,专任教师1249人;幼儿园在校学生5394人,专任教师113人;职业高级中学在校学生282人,专任教师39人。
全县学龄儿童入学率99.91%,初中学龄人口入学率98.22%。
全年上报省州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14项,其中:省级立项1项,州级立项5项。受理专利申请33件,批准专利29件。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共有专业艺术表演团体1个,图书馆1个,藏书量15万册,电视覆盖率98.9%,广播覆盖率97.9%。
全县医疗机构18个,其中:县级医疗机构4个,乡镇卫生院1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妇幼保健站1个,卫生监督所1个。有卫生技术人员899人,其中: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330人。医院和卫生院床位1357张,其中:县级医疗机构床位1145张。
全年体育健儿参加州级及以上体育竞技比赛获得奖牌9枚,其中:金牌1枚、银牌3枚、铜牌5枚。
十、人口、人民生活、扶贫和社会保障
据统计,全县常住人口27.74万人,出生率11.53‰,死亡率7.22‰,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31‰。按公安户籍人口统计,年末全县总人口275422人,比上年增加1138人。其中:农业人口215440人;非农业人口59982人。总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152378人,占总人口的55.33%,其中:彝族人口87037人,占总人口的31.6%,占少数民族人口的57.1%。百人以上少数民族有彝族(87037人)、傈僳族(31700人)、苗族(23484人)、傣族(7654人)、回族(1057人)、哈尼族(836人)和白族(187)。全年出生人口2780人,死亡人口1741人;男女性别比(以女性为100计算)为104。
全县年末在岗职工人数10766人,工资总额41654万元,职工年平均工资38601元,比上年增长11.2%。
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527元,比上年增加921元,增长2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456元,比上年增加3064元,增长15.8%。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 49%,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3.9%。年末全县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43.14平方米,农村人均住房面积35.2平方米。
全年共投入扶贫资金9800万元,完成118个整村推进,搬迁67户200人,解决9244人、4467头畜禽饮水,年末绝对贫困人口93045人。
参加养老保险职工6400人,参加失业保险职工4054人,参加医疗保险职工12430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243471人,参合率达99.1%。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152424人,参加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8085人。
全年有12743户36226人领取最低生活保障金,其中:城镇5486户11348人,农村 7257户24878人。民政优扶革命伤残军人109人、在乡复员军人330人。有养老院11个,收养688人。
十一、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全县有中小型水库73座,总库容8951.5万立方米。天保工程管护面积315.68万亩。有自然保护区3个,保护区面积2330亩,全县有林地面积234.71万亩,活立木蓄积量641.4万立方米,全年造林面积49500亩,森林覆盖率55.3%。
全年平均降雨量745.3毫米,年平均气温15.8℃,年日照2263.7小时。县政府驻地空气质量达二级标准。
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93%;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5%。
全年各类自然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246万元。农作物受灾面积16.4亩,其中绝收3.5亩。全年发生森林火灾2起。
全年生产安全事故39起,7人死亡,比上年减12.5%,33人受伤,直接损失172.83万元;亿元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0.17人,下降26.1%。发生交通事故19起,12人死亡,23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13万元。
注:1。本公报数为初步统计数。
2.生产总值(GDP)、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
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达20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
4.有资质建筑企业是指资质在三级以上在我县从事建筑施工的企业;
5.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是指计划总投资大于或等于500万元的单个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不包括农村私人建房和购买固定资产。
| 上一条:武定县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 
| 下一条:武定县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