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楚雄网讯 武定县在脱贫攻坚、建设美丽乡村的过程中,注重挖掘文化元素,培育乡村文明,以村史馆为阵地,进一步传承弘扬优秀村风、家风,倡导乡风文明,让广大农村群众在记住乡愁的同时充分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为全县打赢脱贫摘帽攻坚战奠定坚实的基础。
今年以来,该县在全县11个乡镇35个易地扶贫搬迁点中,遴选出29个村史馆建设项目点进行村史馆建设,以村史馆的“政治功能”和凝聚、榜样、示范作用,充分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推进全县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在村史馆建设工作中,武定县准确把握村史馆建设的时代内涵,突出特色,按照见证历史和时代,传承保护发展民族文化,延续文化根脉乡愁,增强文化自信,提高群众满意度,发展文化旅游业的窗口和平台的思路,深入挖掘和充分展示村史馆丰富的思想内涵、文化含义,以脱贫攻坚为主题,彰显政治功能,记录历史,展现现在,面向未来。落实主体责任,整合资金,充分发挥宣传、文化旅游、广播电视等行业部门的积极性;建立机制,发挥实效,建、管、用紧密结合,最大化提高使用效能,丰富群众文化生活;高位推动,确保村史馆建设收到实效。
为确保全县村史馆建设后的示范作用和辐射效应,武定县首先在狮山镇古柏村委会山居村、插甸镇老木坝村委会老木坝村建设两个“村史馆”示范工程,做到学有样板,建有示范。村史馆建设中按照“六个一”( 即:一间不少于40平方米的展室,一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标示牌,一块村史馆牌匾,一个实物展台,一批实物陈列,一系列图文展览。“八个有”(即:有村情简介;有村规民约;有发展变化;有特色产业;有乡贤名士;有民族文化;有荣誉展示;有感恩教育等内容规范建设,同时兼具各有特色的原则。
目前,29个村史馆的建设,辐射全县11个乡镇133个村委会,成为武定全县在脱贫攻坚战中进行感恩教育,激发广大贫困群众内生动力的有效阵地。它让人们“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人们通过了解村史,了解故土村庄历史,了解家乡所经历的风风雨雨,增强了对家乡的情感,提高贫困群众建设家乡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对家乡的自豪感,感知肩负的使命,激发奋进的勇气,用无声的印记和善良的新风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助力全县打赢打好脱贫摘帽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