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定县人民政府
首页 >> 县情概览 >> 乡镇概况

环州乡

日期:2023年04月21日   作者:   来源:    点击:[]

【区位】环州乡位于武定县西北部,乡人民政府所在地距武定县城116千米。东与东坡傣族乡接壤,南与白路镇和元谋县凉山乡相连,西与元谋县黄瓜园镇接壤,北接元谋县江边乡,与四川省会理县隔金沙江相望。全乡总面积205平方千米。

【行政区划】全乡辖环州、拉务、他贞、五谷箐、千则古、滔谷、荞山、大雪坡8个村民委员会,78个村民小组。

【人口与民族】总人口11020人,少数民族8451人,占人口总数的76.69%,其中傈僳族6844人,占人口总数的61.10%,彝族1708人,占人口总数的15.22%。

【基层组织】乡党委下设8个村党总支,57个村民小组党支部,3个机关党支部,共有党员694名。

【自然资源】境内全是山岭、峡谷,山高坡陡,沟壑纵横,东、西、北三面环山,西北高,东南低,向北倾斜。森林覆盖率68%。境内有武定县重要林区之一——万松山林区,为全乡最高海拔2834.8米。全乡耕地总面积36649.66亩,其中水田200亩,旱地36449.66亩,人均耕地面积3.33亩,主要经济作物有烤烟、早青豌豆、辣椒、香芭蕉、木瓜、小麦、玉米、中药材等。全乡南北高差大,“立体气候”较为突出。海拔落差大,立体气候明显,适合各种作物生长。土特产有松茸、香菌,有名贵药材雪上一枝蒿、茯苓、云木香等。

【发展思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指示批示,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团结和依靠广大干部群众,始终以攻坚克难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勇担新使命、启航新征程。

【经济状况】2022年全乡实现农村经济总产值27853.98万元,较上年增长8%;农产品加工值28002.98万元,增长5%;完成粮食总产量538.81万公斤,增长4.79%;完成肉类总产量3206吨,增长3.29%;畜牧业收入5423.53万元,增长3.28%;林业收入5463.69万元,增长3.54%;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630.08万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4582万元,完成全年任务数的111.74%;完成招商引资1.4亿元,完成全年任务数的140%。全乡居民储蓄存款17606万元,人均存款余额达1.6万余元。各项指标与去年相比均有明显增长,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明显,综合实力稳步提升。

【基础设施】基础设施全面加强。实施乡村振兴“十百千”示范工程。投资100万元建设大雪坡村委会大雪坡村民族团结示范村项目;投资沪滇资金70万元建设乡村振兴乡村干部素质提升培训中心;投资20万元建设环州村委会大村消防设施提升改造项目;投资46.1万元建设万松山松茸保育促繁科技示范基地项目;投资171.86万元建设旧卡村至鸡冠山通硬化路建设项目,投资119.87万完成2983.7米的防护栏建设项目;投资407.86万元完善种植基地节水灌溉、田间道路设施等;投资26万元实施农村饮水维修养护项目;投资10万元完成农村供水工程;投资402.75万元实施武定县农村供水保障专项行动项目;社会公益组织投入资金30万元建设环州钟楼,打造特色小集镇;投资13万元规范集镇停车泊位和完善道路路牌、警示标识。全乡完成厕所革命户厕50座,发放户厕改造补助资金6万元,投资20万元新建公厕2座,投资48万元完成12个公厕提升改造;投资14万元新建垃圾池28个;投资638万元在千则古、荞山实施高标准农田机耕路建设项目;投资23.595万元完成农村公路标识标牌605个;投资70.8155万元完成庄房、桃树村、哈打、新建队、黑谷大村5个生命防护工程建设。

【农业】以巩固现代烟草种植业、持续壮大青豌豆和高山蔬菜种植业、发展壮大中草药种植、稳定传统畜牧养殖业为抓手,持续推进产业不断优化。粮食生产稳定。2022年全乡大春粮食播种面积17765亩,其中秋粮播种面积12980亩,其中玉米种植9500亩,杂粮种植3180亩(大豆500)、水稻210亩,粮食产量5515吨。实施晚秋青豌豆种植11990亩,产量6420.6吨,产值2280万元。发放一次性种粮补贴3轮2238户28082.72亩30.99万元,发放草原生态平衡奖补资金2696户11.1万亩32.75万元。兑付2022年农机购机补贴机具1112台,补贴资金40.42万元。畜牧业健康发展。实现生猪存栏13037头,出栏14920头;肉羊存栏24735只,出栏21280只;家禽存栏56310羽,出栏196520羽;肉牛存栏4575头,出栏2684头。认真组织春防、秋防和非洲猪瘟防控工作。烟叶生产再创佳绩。2022年,全乡完成烟叶收购153万公斤,比去年增加13万公斤,实现产值5124.72万元,均价33.49元/公斤。烤烟收购量、交售进度、达标率、均价、烟农满意度再创新高。探索林下产业发展新路径。在产业发展中逐步从“靠山吃山”向“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观念转变,不断拓宽林下经济持续发展之路,重点发展林花、林菌等产业。2022年建设封山育茸基地200亩,引进山东天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万松山建设高山冷凉花卉种植示范基地,种植北美冬青、日本吊钟、铁筷子等花卉品种,已完成种植日本吊钟8万余株。肉牛肉羊养殖产业持续推进。不断探索肉牛养殖新模式,以县委县政府“牛七条”政策为引领,确立以“1223”模式促进肉牛养殖产业发展,投入150余万元以“金融+保险+示范户+示范村”模式打造团碑户户养牛示范村,推进户户规范化养牛,鼓励扶持家庭户养殖,打造肉牛产业发展集群。争取沪滇县市级帮扶资金300万,在万松山建设肉羊养殖场,以云岭黑山羊养殖为主,建成后养殖规模达500只以上。

【生态环境】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深入践行“两山”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不断改善人居环境,提升生态品质。污染防治成效显著。严格落实河(湖)长制,召开河(湖)长会议4次,开展巡河988次。扎实开展“清河行动”,对辖区环州河、拉务河等5条河流开展联合执法检查2次,河道“清四乱”5次12公里,清运河道垃圾累15吨,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全面达标。大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深入开展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结合“6+1”开展环境卫生整治1500余次,乡村面貌全面提升。资源监管持续有力。开展土地检查巡查20余次,及时发现和制止违规乱占耕地建房18户。完成乱占耕地建房违法图斑核实92个,乱占耕地建房违法补充摸排核实837个。实施2022年度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第17方案,完成复垦土地15.728亩,通过州级专家组验收。实施拉务村土地整治提质改造项目145.776亩。完成全国第一次自然灾害普查15190个图斑。绿色发展稳步推进。全面落实“多规合一”,高质量编制完成国土空间“三区三线”划定工作,严格执行“三线一单”生态空间管控制度。扎实开展“干部规划家乡行动”,完成编制7个行政村村庄规划。五谷箐村被授予生态宜居示范村庄,瓦窑村、环州村、五谷箐村3个自然村被授予州级绿美乡村荣誉示范村,为全乡打造宜居绿美乡村奠定坚实基础。生态修复加快实施。全面推行林长制,健全完善乡、村两级林长制。对新一轮退耕还林1.41万亩进行全面补植补造,完成石窝铺水库退化草原生态修复项目310亩,完成金沙江干热河谷退化林生态修复项目1万亩。打击乱砍滥伐林木,查处违规占用林地、违法野外用火进行行为19起。兑付公益林补偿资金115.35万元,兑付退耕还林补助资金244万元。

【文化】在春节、火把节、庆丰节期间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组织“送戏下乡”文化惠民演出3场,电影放映进乡村8场次,开展各类群众文化活动达20余场。“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群众文艺展演参赛节目荣获一等奖。文化遗产保护成效显著,完成环州土司江防遗迹群综合调查研究,形成20万字左右的调查报告,《环州村志》已出版发行,环州村史馆建成投入使用。乡应急终端58个,应急广播在线率保持在85%以上。

【教育】教育事业均衡发展严格落实控辍保学责任制,普惠性幼儿园覆盖达100%,义务教育巩固率达100%。环州小学2021-2022春季学期总成绩同类校排名第二,中小学享受两免一补等各项补助资金135.2万元。

【卫生】健康环州共建共享深入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等级评审行动,乡卫生院达到国家基本标准,建成乡级慢性病管理中心和胸痛救治单元。投入51.3万元完成大雪坡、千则古、荞山、滔谷4个卫生室提升改造项目,村级医疗服务能力大幅提升。门诊收治2.68万人次,减免费用50.29万元。家庭医生签约服务8917人,履约率达100%。慢性病管理1054人,为1046人65岁以上老年人免费健康体检。

【社保】社会保障兜牢底线。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分别达98.23%、106.35%。县外住院就医减免报销31人次9.9万元,健康扶贫救助和临时医疗救助17人次2.1万元。发放计划生育家庭“奖优免补”资金15.95万元.1814人按月领取养老金。发放城镇和农村低保255.14万元、特困供养金60.77万元、残疾人两项补贴23.78万元、高龄补贴14.39万元、临时救助金59.61万元。提升应急救灾能力,发放应急救助资金29万元、物资2批次,救助349户1294人。完成退役军人信息采集录入214人,发放优待证211张,发放重点优抚对象各类优抚资金58.09万元。殡葬改革全面深化巩固,已安葬墓穴205冢,共发放火化补助126人14.19万元,火化率、入公墓安葬率达100%。

上一条:猫街镇
下一条:田心乡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