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阳光明媚,红花盛开如火。万德镇种植的滇红花迎来了丰收季,浓郁的花香中,村民们正忙碌地采收红花,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走进团碑村委会大平地村,远远望去,整个村子被一片别样的“红”包围,非常抢眼。村民马世美一家正在采摘红花,“我是村里第一家种红花的,到现在已经种了6年了,每年苞谷收了就开始撒种,来年二三月份开始采摘。我一共种了8亩,晒干后就能卖,每公斤可以卖80元左右。”马世美高兴地说。大平地村共有49户,其中种红花的有14户,扣除外出务工的农户外,已经有一半以上的人家种植了滇红花。

在胜德村委会昔康支村,正在晾晒红花的村民李忠义告诉笔者,他家种了5亩多的滇红花,一个人一天能采鲜花7、8公斤,目前已经采摘了大半,还能采半个月左右。“红花很好种,管理难度不大,投入不多,只要有人手,开花的时候摘勤一点,收益还是很不错的,比种其它传统农作物划算得多!”李忠义表示。

据了解,滇红花是一种具有多重利用价值的中药材,在小春季节播种,种植周期短、投资少、回报快、经济效益显著。更重要的是,滇红花耐旱,无论是坡地还是耕地,都能茁壮成长。红花鲜花的采摘期大概一个半月,花一成熟就立即采摘就会越开越多,3公斤左右的鲜花可以晒1公斤的干花。干花有经销商上门收购,群众在家里就可以出售,平均每亩收入可达1600元。除花朵外,红花的干花籽也可以售卖,价格约3元一公斤,花杆可以用来粉糠喂牲畜,可以说全身都是宝。

“通过村党总支的积极引导,在党员的带领下,群众大胆进行特色种植尝试,光大平地村滇红花种植面积就有300亩。目前来看,群众种植滇红花的积极性非常高。”团碑村党总支书记张蔓华表示。

近年来,万德镇积极推广滇红花种植,村民们利用农闲时间和闲置土地进行种植,实现了土地效益的最大化。同时,滇红花与玉米、豆类等作物的轮换耕作,不仅保障了粮食的安全生产,还为群众开辟了新的增收渠道。

大平地村只是万德镇滇红花种植产业的一个缩影。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万德镇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在“传统粮食作物+特色经济作物”上狠下功夫,大力发展高效、特色种植业,产业融合高质量发展根基不断夯实。“随着红花市场需求量增加,万德镇抢抓机遇,不断扩大种植面积,2024年全镇滇红花种植面积达800余亩,预计可实现收入130万元,小小滇红花,种出了红火‘钱’景。”万德镇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主任杨建荣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