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工代赈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举措。近年来,田心乡牢牢把握“赈”是目的,“工”为手段的政策初心,谋划实施了2024年以工代赈项目,进一步改善农业产业基础设施,帮助广大群众就地就近就业,拓展助农增收渠道。通过“三个坚守”,实现“稳就业、促增收、惠民生”的以工代赈基本职能,绘就了一幅“以工代赈、富民兴村”的“赈”能量画卷。

坚守“以人民为本”赈的初心抓好项目谋划。一是广泛征集民意谋项目。围绕群众“急难愁盼”,按照“先有群众、后有项目”的原则,从群众中谋项目,组织村组干部、人大代表、群众代表等多次实地踏勘项目,确保项目建设内容符合群众期盼;二是围绕“赈”的初心谋项目。秉持能用人工尽量不用机械、能用当地群众尽量不用专业队伍的原则,在项目谋划阶段选择施工技术简单、工程机械化程度低的建设内容保证了劳务工资发放比例;三是围绕特色产业发展谋项目。充分结合本地“稻田养鱼”“稻田养虾”等特色农业产业,补齐基础设施短板,谋划实施库塘、灌溉沟渠修复等一批水利设施,项目实施后全乡库塘蓄水较去年同期增加66.7%,有力推动特色优势产业优化升级。

坚守“为百姓造福”赈的担当抓好项目监管。一是紧盯项目施工安全。坚持岗前安全培训、岗间安全检查、岗后安全整改,组织开展安全培训41期896人次,常态化开展安全检查和问题整改;二是紧盯项目工程质量。围绕工程设计技术标准,规范项目施工流程,加强质量管理,确保项目正常投入使用;三是紧盯资金使用安全。严格执行项目资金专款专用,按照工程合同规定和施工进度及时拨付工程款,设立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不定期深入现场开展督导调研、电话抽查等方式确保劳务报酬及时足额发放。

坚守“赈济到振兴”赈的使命抓好劳务组织。一是精准选择务工对象。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和引领力,在项目各用工阶段发布用工公告4期,重点向易地搬迁群众、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等困难群众倾斜,累计用工人数达到137人,其中易地搬迁群众、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等困难群众68人,占比44.7%;二是足额发放劳务报酬。通过采取实地督导、电话抽查等形式保障务工人员工资,按月发放劳务报酬,累计发放报酬278.62万元,占总投资37.15%,人均增收2.04万元;三是着力劳动技能提升。采取“培训+上岗”等方式,帮助参与群众掌握实际操作技能,累计开展劳动技能培训22期137人,其中23人实现了由“力工”变“技工”、由“零工”变“常工”,真正掌握了一技之长。

工其所能,赈其所需。下一步,田心乡将持续坚守赈的初心、担当和使命,积极谋划实施以工代赈项目,拓展“以工代赈”功能作用。同时,按照“应用尽用、能用尽用”的原则,大力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推广以工代赈模式,积极探索以工代赈项目村民自建模式,让以工代赈“赈”出效益、“赈”奋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