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洋葱大量上市的季节。连日来,东坡傣族乡白马口村委会红坪村洋葱种植地里“丰”景独好,田间地头一派喜气洋洋、“葱葱”忙忙的丰收景象。



走进基地,翠绿的洋葱叶下,一个个圆滚滚的洋葱错落有致地排列着,50余名工人正忙着采收洋葱,起葱、分拣、装袋、搬运、装车,有条不紊地忙碌着,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清新与洋葱特有的辛香,交织出春日田野独有的气息。



“我们根据市场需求,与经销商达成合作意向,今年种植了130亩洋葱,平均每亩产量可达7-8吨,预计产值在163-187万元。洋葱成熟后,以每吨1800元价格订购给客商,直接从地里采摘装车运往山东青岛,加工完毕后,坐上渡轮出口到韩国和日本。”基地负责人杨明学说道,“洋葱在育苗、覆膜、种植、除草、管理、收获等不同环节,都需要投入大量人工,现在洋葱进入收获期,吸引了周边大量群众前来务工,一天最多的时候有80多个工人。”


“我们是计件结算每天报酬,按每袋4.5元来算,一天下来能有300-400元左右的收入。”正在装袋的工人车培明说道。


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关键。近年来,东坡傣族乡立足实际,以“产业富民”为出发点,在发展设施农业的同时,不断调整产业结构。一方面,实行撂荒地整改,盘活全乡1000余亩撂荒地,将零散的土地集中连片整治,让撂荒地焕发新活力;另一方面采取“党建+产业”“党建+劳务”“党建+服务”等形式,逐步打造“家门口务工车间”,将周边村组富余劳动力吸引到全乡各大蔬菜基地就近就地务工,极大地解决了闲散劳动力无处可去、老板用工难的问题,探索出特色产业发展的“新路子”,让村民“不出乡、有活干、把钱赚”。


“我们以党建为引领,特色农业为抓手,注重发挥特色产业引领示范带动作用,着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做大做强特色种植产业,提高土地综合产出效益,实现集体增收群众致富。”乡党委书记文建华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