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高桥镇马鞍村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按照“以点带面、示范引领、有序推进”的思路,以乡村美景、共建力量、乡村文明为重点方向,全面绘就乡村和谐、美丽、文明新图景。
合理规划,让村庄靓丽起来。土木格村立足村情村貌,根据村民的实际生活需求,合理布局,不断完善各项基础设施,为群众提供更加舒适便捷的生产生活条件,也让村庄面貌实现了大改观。目前已完成村牌1个,垃圾投放点指示牌1个,村民议事亭建设1座,污水管道300米,10立方的化粪池1个,硬化道路400米,排污管道盖板200块,建设标准化公共卫生厕所1座。在村口合理放置2个垃圾箱,与武定玛兰林商业运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签订垃圾清运合同,定期清理垃圾,同时让保洁员督促好村民将垃圾到垃圾箱内外,遏制乱丢垃圾的行为。
支部引领,让群众参与进来。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由片区支部主导,带领群众扫净庭院、清洁垃圾、堆齐柴草,植树种花,不断提升群众在村庄治理中的“主人翁”意识,让群众成为治理工作的“主导者”,形成了“干部带着党员干、党员做给群众看、群众参与共同干”的浓厚氛围。土木格村拆除废弃房屋4处,拆除脏乱差的旱厕3个,在进村道路、村庄主次干道的空地栽种150棵香樟树、30棵清香树、500株菊花,安装路灯30盏,让村庄的美化亮化得到了质的提升。
强化治理,让乡村文明起来。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乡村文化建设,将孝道、礼仪、乡风文明等融入村庄建设中,在村庄中心位置建设孝道文化墙,引导村民做文明人、办文明事,着力规范民风民俗、纠正生活陋习、培育良好习惯。同时制定村规民约,落实“红黑榜”制度,结合庭院卫生、家风建设等开展“革陋习、树新风”活动,进一步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和参与热情,让村民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形成“人人参与、家家行动”的良好局面,不断提升美丽乡村的“外在”和“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