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定县发窝乡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定酒歌传承人余学光在传承彝族酒歌的过程中,和徒弟们走村串寨,走进学校、机关、企业,走出发窝、走出武定,向更多的人传唱武定酒歌,让武定酒歌这张响亮的文化名片实现了更好的传承与发展,传唱到全国各地、大江南北。
“我从22岁开始传唱彝族酒歌,到今年已经有44年了。从小在父辈的彝族酒歌声中长大,耳濡目染。听习惯了那醉人的调子,也深受熏陶。学习唱酒歌,除了家传,我还拜师学习,从不同的方面学习武定酒歌的演唱方式方法和技巧。”余学光说。
在发窝乡宣传文化中心一楼,余学光有一间工作室,他带徒传艺、培养后备人才。截至目前,带出来的徒弟有300多人。其中,能够多熟练演唱30首以上武定酒歌的有50多人。同时,余学光还积极开展武定彝族酒歌传承培训活动,从2010年至今,先后在县文化馆、狮子山华兴苑、白路镇、发窝乡、环州乡举办武定彝族酒歌培训班30多期,前来参加学习培训的人数达1000多人(次)。
每年余学光都深入村寨10余次,寻访各村老艺人,相互学习,通过口口相传、以歌会友,至今搜集、手抄、整理武定酒歌100多首,并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创作和创新。挖掘和整理武定跌脚舞八脚穿花、公鸡啄架、关马四蹄、斑鸠吃水等36首酒歌,打印成歌本培训教材1200册。农闲时候,他还常常走进各个学校,为孩子们讲解彝族酒歌文化,教学生们唱传统民歌,引导孩子们传承非遗文化。
近几年,余学光以彝族文化作为彝族民歌的基础、以当下时代主题为思路进行创作,每年组织文艺队通过酒歌联唱、独唱等形式,积极参加六月六、火把节等各类节庆文化活动,借助微信朋友圈、抖音这些媒介宣传彝族酒歌,传播好彝族非遗文化,让武定酒歌真正传承下来,然后再走出去。
“武定酒歌已经深深融入到了我的血脉之中。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知道武定酒歌、传唱武定酒歌,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不是所有的酒歌都能这么‘霸道’。武定酒歌这张响亮的文化名片得到了更好的传承与发展,传唱到全国各地、大江南北,这份荣誉感和自豪感走赚多少钱都比不了的。”余学光高兴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