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发窝乡聚焦群众和企业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采取有力举措,加快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建设,不断提升政务服务能力和水平,有效增强企业和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夯实基础“解民忧”。推动实体大厅标准化建设,以便民利民为原则,构建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工作格局,织密便民服务网解民忧。一是标准构建乡村两级便民体系。统筹推进乡、村两级便民服务体系建设,按照“大统一、小差异”原则,对乡便民服务中心及辖区12个村便民服务站进行全覆盖提升改造、统筹人员配置和增添软硬件设备设施,真正实现群众办事“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二是标准完善大厅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资金10万元,通过“外增配置、内调设置”等措施加快乡政务服务大厅功能升级,进一步完善大厅便民服务设施,重新调整优化功能分区,更新指引标识,上墙公示了中心管理、首问负责、一次性告知、限时办结、服务承诺、帮办代办6个制度及窗口办理、网上办理、帮办代办3个服务流程、窗口工作人员公示、乡级92项政务服务标准事项目录清单及250项行政职权目录,村级46项政务服务标准事项目录清单。三是标准推动政务服务事项落实。坚持“应进必进”原则,全面承接上级下放政务服务事项,调整公布了行政许可事项清单。办事指南发布率、事项办理业务系统关联精准率、权力清单关联准确率、本地化要素准确度均达100%。
推进政务服务规范化,高质高效“纾民困”。围绕群众办事痛点、堵点、难点,强化机制建设,用高质高效的服务水平纾民困。一是规范审批服务。严格落实“首问负责”“一次告知和限时办结”“容缺受理”等制度,深入推进“马上办、网上办、一次办”改革,不断扩大“不见面审批”“一网通办”“全程网办”覆盖范围,优化审批流程、压缩办理时限,最大限度减环节、减时间、减材料、减成本、减跑腿,以标准化促进规范化。二是规范窗口建设。规范设置计划生育服务、医疗卫生、社会事务、医疗保险、养老保险、自然资源、农业农村、民政业务窗口和3个综合办事窗口,整合设置“一件事一次办”、惠企政策“一站式”服务、“办不成事”反映、便民服务投诉窗口,目前进驻工作人员9人,均已设置了“六有”工作人员公示牌。三是规范人员管理。整合乡民政、自然资源等人员力量,打造一支专业化、高素质行政办事员队伍,对照标准规范窗口人员仪容仪表、服务礼仪等,强化服务意识,为群众提供热情周到、贴心细致的服务;定期组织开展业务培训,不断提升窗口工作人员业务水平,切实提高窗口人员办事效率,目前已开展培训6场次;设立党员先锋岗、服务示范岗,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大力营造比学赶超、创先争优的浓厚氛围,进一步提升窗口人员的服务质量。
推进政务服务便利化,办好实事“暖民心”。以政务服务“一根针”,穿起为民服务“千条线”,以群众需要为导向,用心用情办实事暖民心。一是推广“智慧服务”。推动政务服务网上办,乡、村两级开通政务网,让村级代办从线下办向线上办转变,拓宽群众办事渠道,12个村实现“互联网+政务服务”,今年来办理事项700余件;推动掌上办,广泛宣传推广手机“办事通”应用,引导群众通过手机端办理业务,减少群众跑腿和缩短办事时间。二是强化“集成服务”。按照“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新模式,办事群众在前台综合窗口提供材料,受理工作人员将资料交接到后台相关职能站所、中心,职能站所、中心核办后提交行政审批办公室审批,行政审批办公室出件至综合窗口,由出证窗口对后台审批通过的事项统一出证,真正实现让群众“最多跑一次”的服务承诺。三是创新“便民服务”。把符合条件的村网格员“转型升级”为网格代办员,组建一支综合素质较高的网格代办员队伍,梳理出涉及居民参保登记、养老保险、临时生活救助、残疾人“两项补贴”等25项高频代办服务事项办事指南,通过走访入户发放到居民家中,形成“群众点单、网格代办”的新型为民服务渠道,让群众“少跑腿”升级为“不跑腿”,把帮代办服务嵌入政务服务一张网,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提供“暖心、贴心、省心”志愿服务,在便民服务中心设立便民医药箱、爱心雨伞等便民服务设施,免费为群众提供复印打印等服务,推进便民服务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