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定县人民政府
首页 >> 新闻动态 >> 乡镇动态

秀美水城多绮丽,污水治理有妙招

日期:2024年04月18日   作者:徐雅鑫   来源:插甸镇人民政府    点击:[]

初春时节,走进插甸镇水城村委会,处处鸟语花香绿树成荫,清澈见底的水城河水缓缓流淌,好一幅“清水绕人家”的绝美画卷。

“家里的洗菜池、洗手台、化粪池、浴室都接入了污水管道,畜禽粪污废水做了专门处理,现在村里苍蝇蚊子基本看不见了,环境明显好了太多,到水城观光游玩的人越来越多了。”水城村党总支书记蒋先德高兴地说。据悉,自2023年以来,插甸镇持续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全力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以水城河流域9个村民小组为试点,污水管网提升改造全面完成,畜禽养殖污染全面消除,农业面源污染有效管控,农户思想观念全面转变,走出了一条适合镇情的农村“两污”治理“新路径”。

“一个专班”抓指导。镇党委、政府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作为全镇中心工作、重点任务来抓,运用项目管理模式进行组织、指挥、推进,专题研究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累计组织召开专题会议5次、实地督导20余次。抽调相关站所技术人员建立镇级农村“两污”治理专班推进,针对在工作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堵点,专班组下沉一线到户指导、现场答疑,做到技术难题及时解决提高效率、存在问题及时纠正保证方向不偏、共性问题及时通报举一反三,确保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精细帮扶。累计到村开展技术帮扶18次,解决技术问题26个,通报共性问题13个。

种模式”强治理。针对插甸山区面积大、住户分散等实际问题,因地制宜探索出四种治理模式。一是针对居住地较为分散不利于纳管收集的散户采取“化粪池+还田”的处理模式;二是针对相对集中利于纳管收集的村庄,采取“预处理+厌氧池+土壤渗滤”的处理模式;三是针对较为集中人口规模较大并利于纳管的村庄采取“预处理+厌氧池+人工湿地”的处理模式;四是针对有粪污排放需求的畜禽养殖散养户,采取“预处理+厌氧池+清水池”的处理模式。通过四种处理模式,有效解决了水城村委会500余户1500余人生活污水及畜禽养殖粪污收集处理问题。

“三场会议”广宣传。通过召开党员大会、村民代表会、群众大会“三场会议”,向群众讲清楚农村污水治理的重要意义,明确因村施策的目标任务和工作措施,最大限度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性,群众自发投工投劳126人次,参与污水管网铺设沟槽开挖和回填,管材、砂石料二次搬运等施工环节,参与项目工程质量监督发现问题10余次并整改完毕,实现群众由“要我治”到“我要治”的思想转变。

“四项机制”管长远。实行资金保障机制,通过整合衔接资金项目、争取环保专项资金、群众投工投劳等形式,加大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资金投入,着力解决项目资金少、治理标准高的实际困难。实施农村“两污”设施运营维护管理制度,明确村级为落实主体,农户为受益、管护主体的运维管理模式,做到“谁损坏、谁维修”,着力解决管护主体不明的问题。设立农村“两污”设施运行管护经费,按“谁污染、谁治理、谁受益、谁支付”的原则,对造成水体污染的农户进行适当处罚,使之形成“村民出一点、村集体补一点”的运行经费模式,着力解决日常运维费用难的问题。大力实施“红黑榜”制度,以正面激励和反面警示教育相结合的方式,激发群众广泛参与农村污水治理的内生动力,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下一步,插甸镇将深入总结试点村污水治理经验,继续把污水管网改造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乡村建设等紧密结合,整合各方资源,聚焦重点难点,全力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真正把这项“民生工程”办成“民心工程”,擦亮“绿美乡镇”生态底色,打造乡村振兴生态样板。

上一条:“三个工作法”助推插甸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显成效
下一条:插甸镇综合应急救援队护林防火途中开展应急救援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