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定县人民政府
首页 >> 新闻动态 >> 乡镇动态

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魅力猫街·苗寨里的发面大粑粑

日期:2023年07月07日   作者:车晓敏   来源:    点击:[]

在很多人的记忆里,多年前我们的生活中并没有那么多的美味糕点,在偏僻闭塞的农村,记忆中的糕点就是妈妈做的粑粑。一次下村的机会,来到了武定县猫街镇七排村委会干坝村,这是一个秀丽典型的苗族村寨,在开展工作的时候,一股浓浓的麦香扑鼻而来,瞬间勾起了我的食欲与好奇!

不一会,热情好客的女主人龙顺英,端上了苗族同胞特有的美食发面大粑粑。只见其色泽金黄、大如脸盆、升腾的白色雾气带着满满的麦香让人顾不上烫手就想赶快“揪”一块喂进嘴里,生怕那满屋的麦香还没来得及吃进嘴里就飘走了。吃一口只觉唇齿留香,细细咀嚼,那刻在记忆深处的香甜味道瞬间就勾起了童年的回忆和浓浓的乡愁,感叹每一个发面大粑粑,都饱含着苗族人民的勤劳智慧。‍

龙顺英介绍道:“我们苗家的大粑粑的制作方法看似简单,但是真的上手就会发现虽然外形相似,吃到嘴里始终不是记忆中香甜的味道,看似轻描淡写的“发、醒、揉、蒸”几个步骤,其实都饱含了一辈辈人的智慧在其中。首先粑粑要“泡”(蓬松、气孔丰富),发酵是关键,必须用“祖传”的老面团泡散后一起和面发酵,才不会把粑粑做成“死面疙瘩”。其次水和面粉的比例是经过无数次的实操之后了然于胸,醒发时间不能短,两次面团的揉搓充满了对家人、宾客的爱和尊重,蒸的时间要足够长,在这个快消品横行的年代,慢工细磨显得尤为可贵。发面大粑粑好吃的核心是“料”要地道,自家采收的小麦粒磨成粗细均匀的麦粉,看起来白里透着黄,那才是食物原本的颜色。最后大粑粑也不是浪得虚名,一个蒸笼就蒸一个,一个够一家人吃上一天”。

冒着热气的粑粑刚上桌,干坝村党支部书记朱新华就拿来刚刚割下的满满一盆连着蜂房的蜂蜜,迫不及待地向大家介绍:“吃发面大粑粑的时候蘸上我家的蜂蜜,好吃得不得了”。拿过烫乎乎的粑粑,蘸上新鲜的蜂蜜,满口的麦香和沁人心脾的甜蜜,让人欲罢不能,仿佛又回到了小时候兄弟姐妹们围在妈妈身边,看着妈妈做粑粑的岁月,又不禁想起抹着鼻涕、咽着口水守候在炉灶边等着粑粑出锅的日子。

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发面大粑粑拿在手上,是“一块块”儿时美好的回忆。“乡愁”是一缕烟火、一声呼唤,味蕾的记忆是最深的乡愁,发面大粑粑的浓浓麦香,是无论你尝过多少美味的糕点都无法替代的味道,是一群人、一代人永远戒不掉的舌尖上的“多巴胺”!‍

上一条:猫街镇服务学生“毕业季”,反诈宣传解民忧
下一条:超燃7月 白路“村BA”!点燃乡村激情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