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乡镇动态

插甸镇:发挥代表作用,助力乡村振兴

日期:2025年09月01日   作者:插甸镇人民政府   来源:插甸镇人民政府    点击:[]

古普村委会距插甸镇3.5公里,下辖9个自然村,10个村民小组,常住人口445户1640人。古普村委会人大代表联络室共有县、镇人大代表5名(其中县人大代表1名,镇人大代表4名)。近年来,插甸镇古普村委会人大代表联络室充分发挥汇聚民智、凝聚民心、推动发展的作用,积极探索基层人大代表履职与乡村振兴工作融合新模式,从“代表活动阵地作用发挥、基层治理、人居环境整治、村集体经济壮大”四方面凝聚代表力量,为古普村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力量。

阵地建设标准化,代表履职常态化。古普村人大代表联络室严格贯彻落实州、县代表活动阵地建设有关工作要求,充分发挥代表活动阵地作用,凝聚民智民意,将5名县、镇人大代表全部编入联络室,每位代表直接联系15名选民,通过推行代表码公示,让群众随时能找到代表、反映诉求。这一举措不仅畅通了民意渠道,更广泛收集到群众对全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建议,使代表履职平台真正成为凝聚民智民力、推动古普村发展的 “智囊团”。

基层治理破难题,共治共享筑和谐。5名县、镇人大代表主动融入网格 “亮身份”,充分调动党员、乡贤、致富带头人等力量传递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理念,激发群众由治理“对象”转向治理“主体”,组织群众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建立健全村、组网格化管理机制,设置总网格1个、村组网格10个、微网格52个,实现445户、1640人全覆盖。解决好土地、邻里纠纷、家庭矛盾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消除各类矛盾纠纷的诱发风险,构建“共治共享、团结和睦、安居乐业”的和美宜居新古普村。

示范引领做表率,村容旧貌换新颜。人大代表联络室积极联系群众,以人居环境提升为突破口,推动乡村面貌大转变。代表们逐户走访,耐心讲解政策,积极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推动不断完善水网、路网、文体休闲场所等基础设施建设。由代表带头发动全村村民投工投劳清理村间五堆十乱,拆除断垣残壁,取消旱厕,充分整合房前屋后的边角地、空闲地,合理规划布局绿化空间,因地制宜将村庄原有的古树、林果树保留,将自然景观、农耕文化、民族特色融入村庄造景中,打造景美果香生态乡村。代表参与谋划制定“门前三包”制度、保洁员工作制度以及人居环境“红黑榜”制度,动员农户包门前卫生、绿化、秩序,保洁员负责村庄公共场所卫生,共同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汇聚才智引活水,产业兴旺促增收。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在产业发展中的示范带头作用,实现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人大代表联络室通过了解民意、综合民意、出谋划策协助村党总支引进了一批高效助农企业;引进普洱玉林林业开发有限公司,流转林下土地54亩,发展林下中药材白芨种植,解决当地群众就业10余人,群众土地租金年收入3.5万元,村集体经济年收入3万元。引进云南敦弥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流转土地240余亩,建设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解决当地群众就业50余人,群众土地租金年收入20.5万元,村集体经济年收入7.5万元。引进云南芸岭鲜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流转土地109亩,建设蔬菜种植大棚64.21亩,发展高端有机蔬菜种植,解决当地群众就业100余人,群众土地租金年收入7万余元,村集体经济年收入13.8万元。示范带头鼓励群众发展生猪、黑山羊等传统养殖业以及玉米、水稻等传统种植业的同时,积极推广种植青豌豆、油菜等经济作物,为群众增收创造新渠道,全面助力乡村振兴提质加速,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物质基础有力夯实。

上一条:东坡傣族乡“四旁植树”美化乡村人居环境
下一条:插甸镇:聚焦香菇种植,助推乡村振兴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