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许多人的印象中,派出所总是带着几分“严肃紧张”的气息,铁栅栏、公示栏、执法办案区……为打造服务贴心、业务高效、环境宜人、警民和谐的新时代基层警务服务新样板。武定县公安局紧紧围绕“派出所主防”理念,深入开展“五小五化”改造工作,全面提升基层派出所的警务工作质效与社会治理水平。
现在的派出所,极具地方民族特色的户籍室,彝族、苗族、傣族服装,备有降火清凉糖的好好说话调解室、咨询业务纳凉的警民亭……舒适温馨的氛围,不仅让民辅警以所为家,也让办事群众踏入大门时便卸下拘谨,这些将心比心的细节设计,让派出所不再是刻板印象里的严肃空间,而成为能让群众安心倾诉、感受暖意的“警民之家”。
兼具民族元素和暖心设计的户籍室
“很多小朋友面对镜头会害怕,导致照片拍摄多次才能通过”、“户籍室严肃的氛围让群众体验感不佳”户籍民警祁警官介绍,“我们希望通过打造这个温馨的空间,用色彩、道具缓解办事群众的紧张情绪,既提高办理效率,也能给群众留下美好的体验。”据统计,全县派出所户籍室改造后,儿童身份证照片一次通过率提升至95%,身份证办理业务群众满意度达100%。
近日,武定县公安局白路派出所户籍室来了两位小客人“光顾”,两位7岁的小朋友到派出所办理身份证,面对穿着警服的叔叔阿姨,两个小朋友坐在照相机前变得手足无措,民警几次耐心指导,但几张照片下来效果都不是很理想,不符合身份证照的采集要求。民警蹲下身子和小朋友聊起了天,得知两个小孩都是第一次到派出所,比较紧张、羞涩,随即民警带领他们一起参观户籍室,给他们介绍怎么采集照片、怎么办理业务等,并将摆放在照相室装饰用的小警熊送给他们。
经过民警的一番引导后,两个小孩的情绪有所缓解,逐渐放松下来后,开始叽叽喳喳和民警交流起来,还把自己带着的零食分享给民警,也圆满完成了证照采集。
面对孩子坐不住、不够高、不适应等一系列问题,武定公安积极主动作为,打造有趣、有爱、贴心的户籍照相室,走进改造后的派出所照相室,柔和的灯光洒在墙面,绿植在窗台轻轻摇曳,原本单调的白墙,如今被精心设计的办事指南、温馨标语、民族特色装点得温馨舒适。
户籍室里除了备有一件深色正装外套外,各派出所根据每个地方的地域特色,为群众准备了彝族、苗族、傣族等服饰,为群众拍摄一张满意的身份证照的同时,也可以为年纪稍长不便拍照的群众留下一张独特的电子照片。
坡傣族乡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乡镇,东坡派出所因地制宜结合地方特色,将民族风情与政务服务深度融合,在户籍室为群众备上了傣族、彝族服装,吸引了群众到派出所体验独特的证件照。
前来办证的群众,从天真烂漫的孩童到热衷尝试的年轻人,纷纷被这充满创意的服务吸引。一张张兼具实用功能与文化韵味的证件照,既定格了群众的灿烂笑容,也承载着独特的民族记忆。
“没想到办个身份证还能体验民族服饰,太有意义了!”“现在的派出所也太接地气了!”这样的赞叹声不绝于耳。通过设置暖心内饰、贴心服饰、趣味提示栏等方式带给群众更美好的办事体验。这些精心布置的小细节,不仅美化了办事环境,还提升了政务服务的温度,更将公安文化与服务理念融入其中,让民族文化在日常服务中焕发新活力,无声地提升着群众对公安工作的信任与认同。
设有警民亭、同心桥好好说话调解室
派出所里还建有“警民亭、同心桥、好好说话调解室”等设施,从多维度构建起和谐警民关系与基层治理新路径。民警以“警民亭”为沟通阵地,在此开展反诈宣讲、法律咨询,倾听群众诉求等;“好好说话调解室” 里民警备上了降火清凉糖,摆上了让人愉悦的绿植,轻松的氛围缓解了矛盾双方当事人的情绪,让双方心平气和解决纠纷。
猫街派出所组织警营开放日活动,民警热情邀请当地群众参观派出所的变化,看一看派出所现在温馨、清新的环境,了解一下警营文化的创建,一起到警民亭里坐着拉家常、听普法,群众事情办了、服务体验了,这样的新体验让群众心里暖洋洋。
面对因宅基地界限不清争吵的两家人,在民警的组织下来到环州派出所的“好好说话调解室”,民警先递上清凉糖、倒上一杯温水,引导双方平复心情。待双方情绪稳定,民警对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相关条例,逐条解释界限划分依据,又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部分条例做了普法,再以 “墙基三尺巷,邻里情谊长”的俗语,唤起两家昔日互帮互助的回忆。最终,双方不仅重新划定界限,还主动约定共同修缮分界处围墙,化干戈为玉帛。
这些创新举措,一方面拉近了警民距离,使群众感受到公安的温暖与关怀,提升对公安工作的信任度与支持度;另一方面有效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减少社会不稳定因素,维护辖区和谐稳定。不仅把派出所的服务触角延伸到每个角落,更让警民关系从“有事找警察”升级为“无事常联系”,用温暖与智慧编织出基层平安幸福网。
武定县公安局从细微处发力,以小切口深入推进 “五小五化”工作。根据各派出所的实际情况改造生活小设施、规范便民小窗口、打造绿美小庭院等,按照“净化、绿化、文化、美化、规范化”要求,打造“小而美、小而特”的派出所。派出所正悄然“变脸”,从空间布局到服务细节,从办事流程到警民互动,都在向“便民舒适”转型。这场“变形记”的背后,是公安机关践行“五小五化”、深化“放管服”改革、践行“枫桥经验”的生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