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定县人民政府
首页 >> 新闻动态 >> 部门动态

驻村小记丨排忧解难民所需,尽心竭力办实事

日期:2025年08月21日   作者:指挥中心   来源:武定县公安局    点击:[]

晨雾漫过发窝乡的山梁时,我总会想起初到阿庆争村委会的那个清晨。不觉间,根据县委、县公安局党委的安排我作为驻村第一书记,到武定县发窝乡阿庆争村委会驻村已有三年。阿庆争驻村工作队朝着“听民声、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的方向,想尽一切办法融入村民,从熟悉村情、民情,掌握乡级、村级工作内容和工作模式入手,到走村入户、找准一切时机与群众见面、对话、唠家常。如今,驻村工作正“渐入佳境”,在田埂地头的寒暄里、在院坝角落的唠嗑中,慢慢成了村民眼里的 "自家人"。工作队员对每家每户的情况都如数家珍,与村委会、村民关系融洽,受到了群众广泛认可和欢迎。

今年5月,阿庆争驻村工作队与村委会干部在入户过程中了解到一个情况:2024年12月,狮山镇大石房某村的特困供养户鲁某某因病去世,其妻子杞某某户籍地在发窝乡它亨村委会,杞某某丈夫亡故后与鲁某某结婚到狮山镇共同生活,杞某某的儿子因为反对这场婚姻,与母亲大闹一场,扬言断绝母子关系。鲁某某 本是特困供养户,老两口靠着微薄的供养金和几亩山地勉强过活,如今顶梁柱倒了,杞某某 的日子顿时没了着落。工作队专程找到她的儿子,磨破嘴皮劝说其履行赡养义务,可母子俩因当年的婚事积怨太深,对方撂下"断绝关系" 的狠话就摔了门。更让人犯难的是,杞某某抹着眼泪摆手:"不回去,死也不回去,也不愿意起诉其子履行赡养义务。”事情一下陷入了僵局。对此,驻村工作队与阿庆争村委会干部只能积极采取帮扶措施,一定要保障杞某某的基本生活,绝不能让她有返贫的风险。经驻村工作队与村组党员干部共同讨论,在政策合理的范围内采取两项帮扶措施可以让老人维持生计,同时,由大石房村党员干部负责说服群众,保证杞某某能够正常居住鲁某某的房屋,耕种鲁某某的承包地。

随后,为了了解杞某某是否能够不受干扰地正常在狮山镇生活,驻村工作队时不时到她家入户走访。走访过程中发现,群众对于给予杞某某的帮扶措施十分拥护,他们表示,大家都把杞某某当做自己的家人看待,绝不会有人干扰她正常居住和生产,他们一定会像兄弟姊妹一样,让杞某某在本村安心生活,同时,每个村民都以杞某某亲人的身份,对政府给予杞某某的关心照顾表达了感激。拥护工作、和谐的氛围、友好的邻里关系,“感党恩,跟党走”,在这一具体的事例里得到了生动体现。不得不提,在处理杞某某帮扶问题的过程中,因为杞某某的户口归属以及她与儿子的纠纷,给驻村工作队造成了不小的困难,但是一想到杞某某面临的实际困难,工作队员就完全没有退缩的余地,“我们再难,还能比她更难吗?”驻村队员都是这么想的,通过杞某某的帮扶工作,最终把党的温暖送到了最需要的人手里,驻村工作获得了全村人民群众的支持和爱戴,我们认为,这就是驻村工作队努力工作的价值和意义。

民警驻村,从来不是简单的任务指派,而是用脚步丈量民情的责任担当,用真心化解矛盾的使命践行。就像在杞某某 的帮扶中,那些为户口归属奔波的日夜、为母子纠纷调解的耐心,不仅是在解决一个家庭的难题,更是在打通党和群众之间“最后一公里”的梗阻。当警徽在田间地头闪耀,当警服成为群众最信赖的底色,驻村工作便不再只是政策的执行者,更成了基层治理的“减压阀”、警民同心的“连心桥”。正是这一件件看似琐碎的帮扶、一次次直面难题的攻坚,让法治的温度浸润乡土,让党的光辉照亮每个角落。 这,就是民警驻村工作最厚重的注脚,也是藏蓝身影扎根基层的真正意义。

上一条:武定县审计局组织干部到贺铭村开展“帮扶日”活动
下一条:横跨七乡镇、往返千余公里!武定公安公开指认亮利剑 震慑犯罪护平安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