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搬迁安置办赴武定县调研移民后期扶持项目 擘画库区移民“安居乐业”新图景
为高质量推进大中型水电水利移民后期扶持产业发展,探索“移民资金项目化、项目资产化、资产收益化、收益全民化”的创新实践路径,3月27日至28日,云南省搬迁安置办公室调研组深入楚雄彝族自治州武定县花果山、白马口、西和三个移民安置点,围绕温泉度假、文旅融合、社区治理等产业项目开展专题调研。楚雄州人民政府和武定县人民政府相关领导参与调研,共谋移民“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长效发展机制。
聚焦热区资源,打造农旅融合新标杆
在武定县己衣镇新民村委会花果山安置点,调研组一行实地勘察了花果山温泉度假酒店综合配套项目。该项目依托金沙江沿岸低热河谷气候与地热资源,规划建设热带精品水果采摘园区和乡村旅游综合体,通过“政府投资+移民参与”模式,盘活移民生产安置用地及剩余土地资源。项目以释迦果、芒果、牛油果等高端水果种植为核心,联动周边农户发展热区经济林果产业,同步开发温泉度假、江景观光、金沙江黄金水岸航线等业态,打造“花果山、百果园、泡温泉、观江景”“吃住行游购娱”一体化网红打卡地。该项目建成后,将武定县己衣天生桥大裂谷、东坡白马口“高峡出平湖”休闲旅游胜地紧密连接。形成从武定狮子山到金沙江白马口、己衣花果山温泉旅游度假区再到大裂谷的黄金旅游环线。项目建成后,还预计通过就业吸纳、土地流转、产业分红等机制,实现全县移民收益全覆盖,筑牢移民增收“压舱石”。
激活“水经济”,探索产业融合新路径
调研组第二站来到东坡乡白马口金沙湖休闲垂钓及旅游航线开发项目。该项目立足乌东德水电站库区“高峡出平湖”的水域资源优势,以休闲垂钓为核心,联动民宿餐饮、农特展销、观光旅游等产业,构建“一产带三产”融合发展新格局。项目预计年接待游客超20万人次,年产值达6000万元,可提供养殖、旅游服务等就业岗位150个,带动工资性收入540万元以上。省搬迁安置办负责人指出:“要依托金沙江黄金水道,串联元谋、武定、皎平渡等沿线旅游资源,打造跨区域文旅品牌,让‘绿水青山’真正转化为移民的‘金山银山’。”
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绘就移民社区幸福底色
在狮山镇西和安置点,调研组重点考察了金沙社区治理效能提升工程。五年来,该社区通过“党建+网格化+积分制”管理模式,实现矛盾纠纷化解率达98%,移民融入度显著提升;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整合就业培训、医疗教育等资源,提供“一站式”便民服务,移民幸福感持续增强。武定县相关负责人介绍:“我们正探索‘产业联农带农’新机制,通过技能培训、开发等方式,确保每户移民至少掌握一项增收技能,让社区治理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
锚定“四化”目标,筑牢移民发展根基
调研座谈会上,省搬迁安置办强调,武定县要立足“资金变资产、资产变收益、收益惠移民”原则,压实项目产权归属与收益分配机制,确保2026年度扶持计划高效落地。楚雄州相关负责人表示,楚雄州将强化州县联动,以三大项目为示范,推动移民扶持从“输血”向“造血”转型,为全省库区移民可持续发展提供“武定样板”。
此次调研标志着武定县移民后期扶持工作进入提质增效新阶段。随着温泉度假、金沙水岸、智慧社区等项目的加速推进,一幅“产业兴、百姓富、生态美”的库区新画卷正在金沙江畔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