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摸排,奠定坚实基础。为确保监管工作的精准高效,武定县采用网格化管理方式,对全县电动自行车及配件经营主体进行了拉网式排查。通过建立电动自行车行业动态监管台账,完成了对全县11家电动自行车及配件经营主体的资质核查、产品备案和信息采集工作。这一系列举措不仅掌握了电动自行车市场的第一手资料,更为后续的监管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通过“一企一档”精准化管理,实现了对每家企业的个性化监管,确保了监管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源头治理,健全长效机制。在全面摸排的基础上,武定县制定了《武定县电动自行车全链条安全整治工作方案》,明确了产品质量领域、认证管理领域、经营资质领域、售后服务领域为专项治理重点。
严格执法,规范市场秩序。在严格执法方面,武定县相关部门加大了对电动自行车市场的检查力度。据统计,此次行动共开展专项检查12户次,检查电动自行车累计780辆,充电器850件,铅酸电池1150个。通过抽样检测,严格按照国家标准严查了“超标”电动自行车82辆次,并对“超标”立案查处质量违法经营案件8起,涉案产品货值高达27万元,罚款1.74万元。这一系列举措有效震慑了违法违规行为,规范了市场秩序。
协同共治,构建长效机制。为构建电动自行车市场长效监管机制,武定县积极推动跨部门协同共治。通过建立跨部门联席会议制度,联合公安、消防、工信等部门开展了3次联合执法行动,形成了强大的监管合力。同时,组织经营者签订质量安全承诺书14份,发放《电动自行车安全使用告知书》178余份,进一步增强了经营者的主体责任意识。此外,武定县还在电梯内安装了331台阻止系统,防止电动自行车上楼充电引发火灾等安全隐患。同时,对电动自行车公共充电点进行了41次检查,确保充电设施的安全可靠。通过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发布消费警示2期,提醒消费者注意电动自行车购买、使用中的安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