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武定县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通过思想引领、改善办学条件、人才培养、实践创新举措,推动民族地区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让民族团结进步之花在校园常开长盛。
注重思想政治引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政治引领,筑牢民族团结根基。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与党的建设、思想政治工作、意识形态工作、师德师风建设、课堂教学、学生社会实践教育工作统一部署、统一推进、统一落实,在全县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中树立“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文化引领,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充分发挥校园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主阵地作用,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五史”学习教育,积极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通过主题黑板报、课前问候语、主题演讲比赛、好声音大赛、歌舞晚会、两操口号、文体活动、每周一节民族特色文化课等形式,有力有效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不断增强各族师生对“四个与共”“五个认同”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互嵌共融,促进各族青少年广泛交往交流交融。构建“学习互嵌、生活互嵌、文化互嵌、师生互嵌”的“互嵌”式校园,促进各族学生共学互助、共同成长。制定全县各族师生交往交流交融计划,积极组织师生与东部地区、省城学校各族师生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注重机制体制建设,发展民族地区教育。健全机制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制定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办法,建立教师职业行为负面清单签订职业素养承诺书,建立教师个人信用记录和失信惩戒机制,规范教师行为。开展师德师风常态化学习教育,落实违反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着力杜绝师德失范、学术不端等问题发生。以评促建,开展“罗婺红烛 育人先锋”、教学成果奖评选,每年表彰400名教师。注重实绩优化绩效考核。推行教师奖励性绩效、乡村教师乡镇津贴、乡村教师差异化补助再分配制度,把绩效奖与教师工作量、工作任务、工作效益、工作纪律挂钩,做到多劳多得、优劳优得、优绩优酬,杜绝吃“大锅饭”。把奖补与工作地区和工作完成情况挂钩,提高边远民族地区教师待遇。交流轮岗促优质教育资源良性流动。建立优秀人才服务农村学校、薄弱学校机制,实施骨干教师支教制度,建立教师流动保障措施,鼓励优秀人才到乡镇学校、薄弱学校任职任教,保障民族地区教育均衡发展。
注重交流学习,促进师生互嵌互融共发展。“走出去”+“请进来”,拓宽民族地区师生学习渠道。以沪滇帮扶、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为契机,围绕“四个明显提升”目标任务,按照“管理植入、示范引领、培训指导”的帮扶方式,引入东部学校、省内名校教师担任教体局副局长、校长、副校长等职务,把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经验引入全县各校,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团队示范班引领作用,建立师徒结对帮教机制。安排教师和学生到上海、昆明、曲靖等地学校开展跟岗学习、跟班学习,提升教师专业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与学习能力。“线上”+“线下”,开展师生教学科研活动。利用帮扶学校资源,广泛开展沪滇、昆武、曲武视频连线观课、教研、送教培训等线上培训。帮扶教师线下深入开展示范课和交流研讨活动,强化对骨干教师、新任教师、科任教师的“传帮带”工作,全面提升本地教师在教学业务、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方面的能力和水平。“定向”+“订单”,培养专业技能人才。依托云南武定乡村振兴学院部、省、州、县、校五级联动的优势,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开展嵌入式、订单式人才培养和新型学徒制培训。制定乡村振兴专业技术人才培养计划,大力开展面向农业农村的职业技能培训,培养培训高素质农民和农业农村实用型人才,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培养留得下、靠得住、用得上的乡村振兴人才。近年来,武定县组织学生参加国际专业技能比赛获三等奖1名,获国家级专业技能比赛奖项4名,入围国赛项目3个,获省级技能大赛奖项10名。
注重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各族学生共同成长成才。健全完善体制机制,提升区域教育质量。以深化教育供给侧改革为主线,满足城区和民族地区人民群众教育需求,按照“做强县城、做大乡镇、提升农村、多点支撑、整体发展”的发展思路进行布局谋划,科学编制县乡村学校(含幼儿园)布局专项规划方案。实施乡村教育振兴计划,进一步缩小城乡、区域教育差距。加强城乡统筹,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建立城乡一体化发展机制,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及专项工程。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力度,改善城乡办学条件,大幅提高学位供给,推进优质教育资源扩容体质。补齐短板,扣好学前教育“人生第一粒扣子”。幼儿教育逐步覆盖到民族地区村组,向农村学前教育输送优秀教师,积极做好外出务工子女学前教育就学工作,实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提升工程,加大民族地区学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进力度,增强文化自信,促进各族青少年广泛交往交流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