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部门动态

武定县:精耕公益性岗位 推动岗位效能提升

日期:2025年11月19日   作者:许嘉芬   来源:武定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点击:[]

乡村公益性岗位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促进群众就地就近就业、提升乡村治理水平的重要抓手。为充分发挥公益性岗位“托底线、救急难、保民生”的核心作用,武定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锚定“精准设岗、规范管理、提质增效”目标,创新举措,严管厚爱,通过科学化开发、规范化管理、常态化督导,让每一个公益性岗位都成为群众增收的“饭碗”、乡村发展的“支点”,以实干实效助力乡村振兴。

为实现科学精准设岗,就业中心坚持“民生导向、需求匹配”原则,打破“大水漫灌”式设岗模式,构建“精准摸排—科学研判—按需设岗”的闭环体系,确保岗位设置既贴合乡村实际需求,又精准对接群众就业意愿。严格遵循“按需设岗、以岗定人、动态管理、总量控制”和“公开、公正、公平”原则,组建由业务骨干、乡村干部、群众代表组成的设岗评估小组,深入全县136个村(社区)开展“地毯式”调研,全面摸清乡村人居环境整治、基础设施维护、村级公共服务等领域的用工需求,建立“岗位需求清单”和“劳动力供给清单”。通过“两单匹配”,在村(社区)开发保洁、保绿、协管等公益性岗位4659个,实现“人岗精准适配”。同时,严格执行岗位公示制度,通过村级公告栏、微信群、入户通知等方式,对岗位名称、招聘条件、薪酬标准、申报流程等信息进行全程公示,接受群众监督,确保招聘过程阳光透明,今年以来岗位招聘群众满意度达99%。

为杜绝“重开发、轻管理”“在岗不履职”等问题,就业中心建立“全流程、精细化、常态化”管理机制,让公益性岗位“有岗、有人、有实效”。制定了《武定县乡村公益性岗位管理办法》,明确岗位职责、工作标准、考核细则,为每位在岗人员建立“一人一档”管理台账,详细记录上岗时间、工作表现、考核结果等信息,实现“岗责清晰、人账相符”。同时,组建专项督导小组,采取“四不两直”方式深入乡村一线,对岗位人员到岗情况、工作成效进行实地检查,每月开展考核评分,考核结果与岗位补贴直接挂钩,对脱岗、怠岗的及时约谈提醒,情节严重的予以清退。并定期对公益性岗位人员进行技能培训,围绕岗位职责开展政策法规、业务技能、安全知识等培训12场次,覆盖所有在岗人员,有效提升岗位人员履职能力。

目前,在公益性岗位人员的辛勤付出下,武定县乡村人居环境整治覆盖率达100%,村级公共服务响应效率提升60%,巡林护绿、水利管护等工作实现常态化开展,乡村治理效能显著提升。同时,通过“以岗代训”,不少岗位人员掌握了实用技能,成功转型为乡村实用人才,为后续稳定就业、自主创业奠定了基础,实现了“就业增收、技能提升、乡村发展”的多重共赢。

下一步,武定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将持续深化乡村公益性岗位管理改革,进一步优化岗位设置、健全考核机制、提升服务水平,推动公益性岗位从“兜底保障”向“赋能增收”升级,让更多群众通过公益性岗位实现稳定就业、过上幸福生活,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更坚实的人社支撑。

上一条:袁培林调研全县公安工作时强调:忠诚履职 担当作为 全力推动公安工作现代化
下一条:武定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开展2025年政府安排工作退役士兵回访工作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