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县战略,构建全要素供给、全链条服务、全区域覆盖的返乡人才创新创业服务体系,武定县聚焦返乡人才创业就业需求,从服务、政策、载体等多维度发力,以务实举措激发人才回归创业活力。今年以来,已累计服务返乡创业人才217人,带动就业665人。
一、强化组织服务保障,当好“贴心管家”。建立“县级统筹、乡镇联动、部门协同”的支持返乡人才创新创业工作协调机制,成立由县委组织部牵头,发改、人社、农业农村、退役军人事务等承担创新创业职能的县级部门和11个乡镇参加的返乡人才创新创业工作专班。以“1名专员+1个服务团队+N项定制服务”模式,为返乡人才提供政策咨询、手续代办、资源对接等“一站式”服务。针对创业中遇到的场地、资金、技术等难题,实行“问题清单+办结时限”管理,今年已累计协调解决各类诉求6件,办结率100%。
二、摸排登记返乡人才,精准“建档画像”。深入推进武定籍在外人才暖心回流工程,采用“大数据+个人自主填报”相结合的方式,以县、乡(镇)为主体,依托组织、教体、人社、退役军人事务、投资促进、工商联、团委、政府驻外机构等部门和基层微网格力量,全面摸排从县外带知识、技术、资金或资源返乡创业就业人员信息,建立县乡村三级返乡人才库,详细记录人才专业技能、创业意向、资源需求等信息,并实行动态跟踪管理。目前,库内已累计登记返乡人才1000余人,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35%,拥有技术专利或创业经验者占比25%,为精准服务奠定基础。
三、全面梳理支持政策,织密“保障网络”。聚焦人才引进、创业主体培育、创业项目谋划、创业平台搭建、创业要素保障、创业环境优化等,整合人社、财政、税务等多部门政策,梳理集成各级各部门出台执行的返乡创业支持政策,形成《武定县返乡人才创新创业政策指南》,涵盖创业补贴、场地减免、贷款贴息、技能培训等12类36项政策,并动态更新,广泛宣传推广。统筹创业担保贷款贴息和奖补、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创业等资金政策,支持代工企业发展,设立“云岭创业贷”,企业法人最高可申请 500万元的信用贷款、3000万元的抵押担保贷款;个人创业者最高可申请 50万元的信用贷款、1000万元的抵押担保贷款,并按照有关规定执行优惠利率,切实降低创业成本。
四、及时兑现扶持政策,打通“最后一公里”。认真执行创业政策“免申即享”“直补快办”等要求,进一步优化简化申领流程,按标准及时发放一次性创业补贴、创业担保贷款、吸纳就业补贴、社会保险补贴等。强化财政、金融、税务等部门协同支持,认真落实返乡人才创办企业税费扣减等优惠政策,帮助创业者解决融资难题。截至目前,累计发放创业贷款扶持创业215户,金额达4668万元。政策兑现平均时限缩短至3个工作日,让人才“早受益、快发展”。
五、打造特色创业载体,搭建“成长平台”鼓励和支持返乡人才创新创业。加大力度盘活闲置资产,为人才创办“家门口的务工车间”。目前,已成功盘活8处闲置资产,建成了40个“家门口的务工车间”,吸纳农村劳动力1600余人,其中脱贫劳动力432人。同时,高标准建设完成武定县人才公寓,公寓配备完善的生活设施,为人才提供舒适便捷的居住环境。目前,人才公寓已入住组团式帮扶、沪滇帮扶、银龄医师等领域专业人才17名,让他们在武定找到了 “家” 的感觉,能够全身心投入到帮扶和科研工作中。
六、营造良好创业氛围,激发“干事热情”。通过本地媒体、短视频等平台广泛宣传武定县返乡创业的臻骥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得文、云南首羽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健平、武定县春夏秋冬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许峻等人的先进典型和成功案例,营造尊重人才、鼓励创新、支持创业的良好社会氛围。同时,定期举办返乡人才创业沙龙、项目对接会、技能大赛等活动,今年已开展各类活动45场,吸引1000余名返乡人才参与,营造“创业有支持、成功受尊重”的浓厚氛围,进一步激发返乡人才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