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部门动态

225起纠纷全化解!狮山派出所 "六维联调" 工作法亮出基层治理 "高效答卷"

日期:2025年10月16日   作者:武定县公安局   来源:武定县公安局    点击:[]

作为县城区派出所,面对辖区人口超9万人、商业体密集、年均纠纷量超 500起的治理压力,武定县公安局狮山派出所跳出 "被动处警" 传统模式,以 "全周期管理" 理念构建 "六维联调" 工作体系。该机制通过六大维度的闭环设计,实现矛盾纠纷 "发现 - 分流 - 化解 - 稳控" 全链条赋能。今年以来,受理的225起纠纷实现了100% 化解的实绩,其中跨部门移交纠纷化解成功率达 95%,为新时代 "枫桥经验" 注入数字化治理新内涵,为筑牢基层社会和谐稳定基石提供了有力支撑。

“多元共治”

齐抓共管维度—构建协同共治新格局

狮山派出所以网格管理为支点,整合镇综治办、司法所、村社区等多元力量,建立常态化协作机制,构建起协同共治,齐抓共管格局。通过定期向镇党委政府汇报工作、明确部门责任边界,形成了 “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的协同治理网络。

这种 “多元共治” 模式让各类矛盾纠纷 “有人管、管得好”,实现了治理资源的优化配置。2025年7月,辖区内的一小区物业与业主因停车费引发纠纷,狮山派出所牵头多部门 48小时内达成调解,避免了矛盾升级。

“警网融合”

全域排查维度—织密隐患感知防控网

依托辖区21个村社区网格体系,狮山派出所推行“警网融合”模式,将社区民辅警与网格信息员的力量整合。通过持续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建立滚动式“大排查工作清单”,实现对辖区矛盾纠纷的全面摸排和动态掌握。提升了风险隐患的评估精准度,更实现了“小矛盾早发现、大风险早预警”的防控目标,将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2025年,该机制成功提前化解17起潜在矛盾纠纷,真正做到 “小矛盾早发现、大风险早预警”。

“派单联调”

分级处置维度—创新分类化解新机制

派出所建立“派单联调 + 分级分类”双轨机制:对非公安职责的纠纷,明确移交标准并“一键派单”,由综治办、派出所、司法所、村(社区)等部门根据权责参与联合调处;对矛盾纠纷按难易程度分级处理 —— 简单纠纷由网格员与民警现场调解,复杂纠纷则牵头多部门协同攻坚。

同时推行“三排、三色、三调”工作法:定期排查、重点排查、专项排查结合,用红黄绿三色标注风险等级,采取分类调解、联合调解、专业调解等方式。

“多源融合”

信息赋能维度—拓展纠纷感知新渠道

打破部门信息壁垒,构建起“访源、诉源、社情”多源信息采集网络:一是加强与综治中心、司法、信访等单位的深度协作,开辟源头纠纷信息获取渠道,实现信息共享、互联互通;二是聚焦社区、企业、出租房等矛盾高发领域,组织力量主动走访流动人口、务工人员等群体,精准获取相关信息;三是建立信息分析研判机制,通过对多源信息的整合分析,提前预判风险趋势,牢牢把握矛盾化解工作的主动权。

“一事一策”

包保稳控维度—压实全周期管理责任

根据矛盾纠纷风险等级评估结果,创新建立“镇政法+综治+挂点领导+社区民警+村(社区)+村组”六级包保责任制。

对每起纠纷实行“一事一策”精准化管理,制定个性化化解方案。通过明确责任分工、强化督查跟进,确保包保责任人对矛盾纠纷实行“全程盯办、动态稳控”,实现从发现到化解的全周期闭环管理,有效防止矛盾纠纷升级转化。

“常态研判”

动态管控维度—健全长效治理新机制

建立“每日零报告、每周一分析、每月一研判、每季度一联席”的四级动态管控机制:每日上报纠纷动态,每周分析趋势,每月研判风险,季度召开“2 所 1 中心”联席会议。

这一机制推动治理从“被动处置”转向“主动预防”,2025年以来,通过联席会议推动建立“出租屋管理规范”等5项长效制度,从源头减少纠纷发生。

“六维联调”工作法以系统性、协同性的制度设计,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有效抓手,为平安武定建设和新时代 “枫桥经验”创新发展提供了生动实践。

上一条:白路派出所“十个一”主防机制:让辖区矛盾少了 事故降了
下一条:武定县组织退役老兵代表集中观看 全国老兵宣讲团巡回宣讲报告会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