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定县人民政府
首页 >> 新闻动态 >> 部门动态

狮山镇恕德村委会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成绩斐然

日期:2021年11月24日   作者:杨亮旭   来源:武定县政管局    点击:[]

武定县政务服务管理局挂包联系狮山镇恕德村委会。恕德村委会隶属于狮山镇,地处狮山镇西北,国土面积11平方公里,是山区和半山区交叉的村委会,现有村民627户2329人,居住汉、彝、苗等民族,有脱贫户140户531人、脱贫不稳定户12户67人,边缘易致贫户18户74人。有驻村工作队员3名。2021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通过开展好17项工程,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实施动态监测帮扶巩固拓展衔接工程。依托“云南省政府救助平台”,加大平台宣传推广使用力度,提高申报率和办结率,聚焦“两不愁三保障”,构建防止返贫致贫监测网络,每月20日前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工作,锁定拟识别纳入和消除风险对象,按程序纳入和消除。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原则,制定一户一方案,落实帮扶责任人及帮扶措施。 截至11月22日, 村委会有边缘易致贫户1户。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原则,制定一户一方案,落实了帮扶责任人及帮扶措施。

(二)实施产业帮扶全覆盖巩固拓展衔接工程。坚持把发展产业帮扶、增加脱贫户经营性收入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来抓,研究制定了2021年产业扶贫项目清单。经过近1个月的调研、规划、编制,恕德村委会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规划(2021—2025年)编制完成,2021年8月23日如期上报狮山镇人民政府。恕德村委会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规划(2021—2025年)项目类别分为乡村特色产业帮扶、稳定就业帮扶、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生态经济发展、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乡村公共服务提升等六大板块,涉及110多个项目,预计2021年至2025年规划投资4258万元。工程项目的逐步落地并稳步实施,将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动脱贫地区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发挥重要作用。

(三)实施就业帮扶巩固拓展衔接工程。不断提高脱贫人口就业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统筹各类培训资源,持续加强脱贫人口职业技能培训,增强脱贫人口稳定就业能力。年内,举办技能培训1场次。积极拓宽就地就近就业渠道,统筹用好乡村公益性岗位,健全按需设岗、以岗聘任、在岗领补、有序退岗的管理机制,持续促进脱贫人口稳定就业。年内,安排乡村公益性岗位32个。

(四)实施教育、医疗、住房巩固拓展衔接工程。一是教育保障方面。严格执行控辍保学联席会议制度,压紧压实“双线四级六长”机制推动控辍保学责任落实。落实“一人一策”措施,因人施策、精准劝返、妥善安置,确保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因身体原因除外)不失学辍学。年内,村委会无失学辍学情况。二是医疗保障方面。坚持基本标准,统筹发挥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与医疗救助三重保障制度综合梯次减负功能,健全防范和化解因病致贫返贫长效机制。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100%。脱贫人口和边缘易致贫人口参保率达100%。三是住房保障方面。建立健全脱贫人口住房安全动态监测管理机制,真正做到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全面实现危房不住人,2021年实现住人无危房的目标。

(五)实施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帮扶巩固拓展衔接工程。深入实施集体经济强村工程,建立健全了村集体资产管理制度,健全收益分配机制,村集体经济收入重点用于加强低收入人口基本生活保障,投入有利于促进共同富裕的项目和产业,合理兴办公益事业,带动了村域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年内,实现村委会集体经济收入8.5万元。

(六)实施扶志扶智巩固拓展衔接工程。坚持“富脑袋”与“富口袋”并重,坚持扶智与扶志并举,注重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成果,注重提高发展能力,注重改进帮扶方式,注重营造健康文明新风,注重培育主体意识,促进村组有产业,人人有技能,乡村形成好风气,农民养成好习惯、争做新农民,实现了农村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双提升。大力实施职业技能培训、大力培养创业致富带头人,年内,培育了农业龙头企业2户,持续抓好转移就业。深入开展“进万家门、知万家情、解万家忧、办万家事”的“四万三进”活动,用心用情用力做好群众工作。推动感党恩进村入户、扶志诚信进村入户、扶智自强进村入户、文化文明进村入户“四个进村入户”,持续开展“自强、诚信、感恩”主题实践活动。调动了脱贫群众的积极性,全面激发内生动力。

(七)实施扶贫项目资产管理巩固拓展衔接工程。建立了产权归属明晰、权责义务匹配、运行管理高效、收益分配合理、资产处置合规的扶贫项目资产管理机制。全面开展了清产核资,建立了扶贫资产台账清单,动态监测资产状态。规范登记、确权、建账、运营、管护、收益分配、绩效和信息化管理工作,厘清扶贫资产的所有权、受益权及管理责任,确保了扶贫资产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中持续发挥效益。开展以“管护好、运行好、效益好”和“带富能力强、发展后劲强、示范引领强”为内容的“三好三强”优良扶贫资产提升行动,2021年,创建了1个优良扶贫资产提升行动项目。

(八)实施消费帮扶巩固拓展衔接工程。深入实施消费帮扶六项行动,深化拓展消费帮扶。实施“互联网+”消费帮扶行动,建设村电子商务和物流服务点1个,覆盖率达7.1%。发展“电子商务+合作社+农户”的采购销售模式,积极推销村委会特色产品。实施定点帮扶单位开展消费帮扶行动,积极协调帮扶力量同等条件下每年优先采购挂包地区农副产品。县政务服务管理局干部职工采购挂包地区农副产品2万元。

(九)实施生态发展巩固拓展衔接工程。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大力开展生态保护建设,推进生态资源利用。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保护农村环境相结合,通过实施生态治理项目,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深入推进天然林保护修复、退耕还林还草、防护林建设等工程,全村委会森林覆盖率达78%以上。大力发展林下经济产业,实施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林下采集和森林景观利用等建设,提高优质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形成可持续的绿色产业体系。健全完善生态补偿机制,逐步加大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的转移支付力度,逐步提高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与恢复资金投入。聘用脱贫人口参与森林管护,增加脱贫人口参与巡护和公益服务就业机会,年内,使用保持生态护林员岗位16人。

(十)实施乡村建设巩固拓展衔接工程。村庄规划有序推进。“外通内联、通村畅乡、班车到村、安全便捷”的农村交通运输网形成。实现20户以上自然村通硬化路覆盖率达100%。加快村民小组停车场建设,年内,建设村民小组停车场2个。推广适合农村、方便农民的医疗、电商、生产等信息化服务和信息化产品。加强农村水源工程建设,健全长效管护机制,全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2%以上。推进村民小组议事活动场所建设,所有村民小组实现议事活动场所覆盖率达100%。

(十一)实施乡村公共服务巩固拓展衔接工程。乡村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医疗卫生、文化服务、体育设施基础条件持续改善,进一步提升了村委会公共服务能力。实施了文化惠民工程,提升了村委会乡村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水平。

(十二)深化农村改革巩固拓展衔接工程。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农业农村各项改革举措,充分利用了农村资源,为实施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能。

(十三)实施乡村治理巩固拓展衔接工程。围绕让农民得到更好的组织引领、社会服务、民主参与,加快构建党组织领导的乡村治理体系。广泛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维护农村和谐稳定。深入推进清垃圾、扫厕所、勤洗手、净餐饮、管集市、常消毒、众参与为内容的爱国卫生“七个专项行动”。深入推动党的路线方针和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科学技术、文化知识等进村入户,进一步提升了农村社会文明水平,初步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十四)实施数字乡村建设巩固拓展衔接工程。应用好党建引领“一部手机治理通”系统平台功能,持续加大系统平台推广使用力度,提升干部群众数字素养,强化数字资源共享利用。

(十五)实施城乡融合发展巩固拓展衔接工程。加快构建村委会推进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公共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

(十六)实施民族团结进步巩固拓展衔接工程。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全面增进各民族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创造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环境,努力实现了各民族生活更加美好,民族团结和谐局面更加巩固。

(十七)实施抓党建促巩固拓展衔接工程。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实施基层党组织建设全域提升工程、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巩固提升工程、集体经济强村工程、数字赋能工程、基层党建提质增效工程,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力。创新完善“行政村党组织—网格(村民小组)党支部(党小组)—党员联系户”的村党组织体系,开展新时代“六个好”村党组织、“六个有”村党组织书记、“六个带头”农村党员队伍建设。围绕专业化、专门化、精细化开展党员干部培训。【杨亮旭 张再荣】

上一条:压实交易电子化 共建优质营商环境
下一条:武定县文化和旅游局党组学习贯彻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