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历来备受社会各界关注。“十三五”期间,作为国家级深度贫困县的武定县举全县之力对民生投入保障可谓是下足了真功。民生投入从2016年的17.46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26.5亿元,投入比重从81.9%增长到86.5%,年均增速达10.2%,其间2018年最快增速达26.4%。五年来,县财政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财政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盘活存量,用好增量,七个“优先”保障民生领域各项支出,民生投入达115.64亿元。
一是教育保障优先,全面落实教育发展战略。“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围绕“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明确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武定县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理念,不断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积极支持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发展,推进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及校园安全防范设施建设,全面落实农村寄宿制学生生活补助政策和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寄宿制学生生活补助惠及农村义务教育寄宿制学生和非寄宿制家庭经济困难四类学生,执行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差别化生活补助政策,实施幼儿园、中小学C、D级校园危房改造项目,有效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教育投入23.37亿元。
二是文体保障优先,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积极争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资金,补助农家书屋更新、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文化宣传、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实现城镇农村广播电视全覆盖,开展“电影下农村”“送戏下乡”“扶持农村优秀业余文艺演出队”等公益性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城镇、农村广大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实施乡镇体育设施建设及村级体育活动场地建设,维修群众体育场地、建设公园体育健身步道,推进武定县全民健身事业和农村体育事业健康发展。认真落实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政策,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和传承。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58亿元。
三是社会保障优先,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城乡低保、“五保”供养、基本养老金等各项社会保障待遇及时足额兑现,全力提升社会保障服务水平。标准化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残疾人无障碍公共设施改造等民生项目稳步推进。积极开展农民工技能培训,进一步扩大就业规模,着力促进城镇新增就业。建立临时救助制度,重点帮助城乡贫困人口等弱势群体以及遭受自然灾害的人群,解决好基本生活、子女上学、住房困难、受灾受困等问题;支持好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抓好农村敬老院软硬件建设,切实提高五保户集中供养率和保障水平。社会保障支出22.33亿元。
四是卫生健康优先,全面推进健康武定建设。全力支持公立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改革,加大武定县医院、武定中医医院建设力度,全力推进县域内医共体建设,改善医疗设施设备条件,落实乡村医生待遇,提高乡村一级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落实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完善城乡大病医疗救助体系,健全完善公立医院经费补偿机制,制订地方财政补助资金落实措施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指标体系和考核办法,支持构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支持和促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助体系及基层卫生体系建设。卫生健康投入17.39亿元,基本公共卫生、城乡医疗救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计划生育等支出得到较好保障。
五是节能环保优先,支持打赢碧水蓝天保卫战。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认真落实生态文明建设财税支持政策,积极支持全省生态文明示范县创建工作。积极争取中央财政林业生态保护资金,增加选聘贫困人口开展生态护林,极大地强化了森林生态保护工作。认真落实“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和天然林保护工程财政奖补政策,加强自然保护区、水源地保护;支持开展“厕所革命”,加快推进提升城乡人居环境行动计划;争取成品油价格补贴农村客运,落实出租车行业油价改革补贴及城市公交车成品油价格补助,倡导绿色低碳出行,支持生态文明县创建。积极争取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政策支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高重点生态功能区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能力。节能环保支出10.36亿元。
六是“三农”发展优先,全力支持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兴则农村兴,百姓富则社会安。武定县坚持把支农惠农作为财政工作的重中之重,认真落实中央、省、州、县党委政府改革部署任务,深入分析、全面摸清农业投入保障、涉农资金监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增强改革意识,强化责任担当,不断完善财政支持“三农”工作体制机制,着力解决脱贫攻坚、农民增收、农村民生保障和人居环境改善等“三农”领域的重点难点堵点问题,以钉钉子精神做实做细做好农村改革各项工作。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着力发展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实施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和高效节水灌溉,强化农业基础地位,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林水支出28.74亿元。
七是住房保障优先,确保住有所居和安全稳固。改善城市低收入家庭居住条件和农村安全稳固用房,是重要的民生问题。“十三五”期间,武定县积极争取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在改善人民群众安居条件,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谋篇布局,积极支持县城棚户区改造和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提高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的精准度,加快实施抗震安居工程。住房保障支出7.92亿元。
开启“十四五”新征程,武定县将继续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以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为目的,不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健全民生投入稳定增长机制,确保各项民生政策的全面落实。紧紧围绕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目标,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毫不动摇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努力增加财政收入,不断加大对民生领域的投入。